孟硯卿這話說的,相當不尊重。
什麼叫那幾個?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好吧!
但是這個關頭眾人也不會計較這個,尤其靳澤,他巴不得孟硯卿這個強大的敵手立刻馬上死,他相當沒意見!
司承業:有點意見,但不大。
這個孟硯卿對楚國其實還有用,但他如今已是叔父的絆腳石,若是他死了,赤雲軍殘部將徹底聽命於叔父,於楚國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強大的對手,死了總是好的。
靳澤和司承業同意了,段嘯陽自然也沒意見,彆人就更沒意見了。
挺好。
殺吧。
於是孟硯卿和高守義雙雙離了座位,直奔東麓戰場。
廝殺去了。
高守義的底氣並不是毫無道理,大端隻有一萬兵,其目標在於守住九黎公主,所以最多的兵力應該會放在易攻的北麓。
西麓的赫連術絕不是善茬,大端亦不敢掉以輕心。
鑒於孟硯卿驍勇,大端最多給他兩千士兵,甚至更少。
以一萬精兵對兩千兵,高守義覺得自己可以搏一搏。
他隻為殺人,不為突破防守與衝鋒,這樣一來,弱勢亦小了很多。
高守義如此分析,沙盤周圍的眾人亦是各自在心裡打起了算盤,不過大多數人認為孟硯卿贏麵更大,他們覺得剛剛高守義的約戰頗有點壯士扼腕。
北麓。
大端的統兵將軍是暮柒,而對方的統兵將軍是北周名將楊旌。
這一路才是全場的焦點。
楊旌是個很高傲之人,很是看不起對麵的暮柒,他實在想不明白大端為什麼派一個禦林衛統領跟自己作戰。
大端可真沒人了。
心裡這麼想,楊旌麵上亦將嫌棄顯露的十分到位。
暮柒並不惱,二人坐下之後連個招呼都沒打便氣場全開,著手調兵遣將之事。
殺意,亦在二人之間彌漫。
半日時間,傳信兵一趟又一趟的跑,一個跑走,又一個跑回。
靳澤等人的臉色越發難看,實在是戰報皆不利用他們。
西麓的陸明嶽和言景初隻有兩個字可以形容,僵持!
戰爭剛一打響就開始躲貓貓,至今傷亡不大,但是西戎和寧國的軍隊基本攻不上來,看的靳澤和司承業肝疼。他們恨不得自己衝上去替了言景初。
奈何——
想罵人,但是得憋著,打仗比的是誰能沉得住氣,言景初和陸明嶽的戰術並沒錯。
東麓。
殘酷!
僅這兩個字可形容!
不過一日時間,衛國的一萬精兵已被殺大半。
沙盤上不斷有代表衛軍數量的旗幟被拔去,眾人不知道孟硯卿是如何做到的,可他就是做到了。眾人甚至開始懷疑大端的兵都遣派到孟硯卿那裡了。
但是可能嗎?
沒可能。
因為北麓更不樂觀。
北麓軍隊人數並沒大減,傳信兵甚至說找不到人了。
沒有活人,也少見死屍。
無論是大端的軍隊,還是四國的軍隊都消失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