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公主稱帝,消息昭告四海。
宣帝、寧帝於九黎公主稱帝的當日宣告退位,並獻上印綬與半塊兵符以示歸順,自此宣國與寧國並入天盛版圖。兩國朝堂上不乏反對的聲音,但段嘯陽和言羨初俱是手腕淩厲之人,有不滿直接壓下。
西戎王也送來半塊王印,這一舉措屬實驚呆了各國,即便開國女帝在位時西戎也是被打服的,從未如此主動獻上代表西戎王權威的王印。
繼西戎之後,北辰各大家族及老百姓紛紛宣布加入天盛王朝,以天盛王朝臣民自居,北辰各方勢力早已歸順夜北淵,唯夜北淵馬首是瞻。
巍國、楚國、陳國屬於觀望者。
巍帝不想放棄帝王之位,誰知就在九黎公主稱帝三日後,巍國二皇子發動宮變,巍帝死於宮變戰亂,二皇子亦被太子霍修廷當場誅殺。
霍修廷平叛後也主動奉上帝王印綬與巍國的半塊兵符,自此巍國歸順天盛王朝。
明眼人自然清楚,所謂二皇子宮變老皇帝身死都是九黎公主的手筆,這位女帝要開始收攏勢力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巍國本就是夜北淵的勢力範圍,鼎湖郡之戰後溫九亦在巍國做了部署,又有霍修廷裡應外合,這次變革極其順利。
如此順當還有一個原因,巍國太窮了,他們其實很願意並入天盛王朝,過回從前的好日子。天災人禍有朝廷賑災救援,很多百姓求之不得。
巍國出事後,最忐忑的當屬楚帝與陳帝。
段嘯陽直接宣布對陳開戰,誅殺忤逆九黎公主者。
此事又驚呆了眾人,人們以為天盛王朝會集中兵力對付氣勢洶洶的北周,結果人家還分出兵力收拾陳國去了,到底有何依仗?
莫非真的勝券在握?
一時間天盛王朝氣勢大盛。
與此同時,天盛王朝的大軍已從三處主要駐地分彆奔赴兆國邊境,北周聯合齊兆衛三國對天盛開戰,戰場在兆國與端地邊境。
戰爭的壓抑籠罩在所有人頭上,任何一國都已無法獨善其身。
天下一統之勢不可擋。
溫九禦駕親征,京中之事都托付給了薑桓。
薑桓真的受寵若驚,熱淚盈眶,“陛下太信任老臣了。”
他可是端地曾經的帝王,萬萬想不到九黎公主竟這麼放心把京城交給他,是真不怕他趁機生出不軌之心啊。
溫九扶住薑桓,“您是我和北淵的義父,這京城我不交給您還能交給誰。說為天下而戰有些冠冕堂皇,但是我希望儘快一統天下,平定戰事,讓百姓早日脫離戰爭之苦痛,饑寒之災厄。”
顧昀州之事薑桓也知曉一些,薑桓知曉溫九頂著風險提前稱帝為的是天下百姓,遂鄭重拱手,“薑桓絕不辜負陛下和帝夫重托。
薑桓深受陛下之恩,誓死不忘。”
聰明人說話點到為止,決心表到這就差不多了,再多說反而生分。
溫九隻回了一句,“您是家翁,是我和北淵的定海神針。”
“陛下厚愛。”
行軍這一路尹豐一直往溫九身前湊,每到晚間安營紮寨休息之時他都得來溫九帳中彙報軍務,溫九隻能表示嗬嗬,敷衍吧,北周之戰尹豐太重要了。
真正同士兵們在一處溫九越發心疼他們,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何其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