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重建的同時,也在全力以赴清除灣灣殘餘勢力的行動中,尹建華的家鄉,位於n市偏遠的鄉下,不幸地成為了灣灣殘餘部隊侵擾的目標。
尹建華與家人出逃的時候,不幸失散,從此天各一方。
尹建華一路乞討來到n市,餓暈在了冉家大門前。
被冉家老爺子及時發現,並得到了及時的救助與照料。
醒來後看到冉家住的大房子,看到冉家人錦衣玉食的日子,為了能留在冉家,不再過顛沛流離的日子,他對冉家人撒了謊,說自己已沒有了親人。
尹建華從昏迷中醒來後,入目的是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身上的破爛衣服已換成了乾淨的細棉布衣。
16歲的少年,早已不是懵懂無知的年紀,當他目睹冉家人身著錦衣華服,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用為一日三餐發愁的生活時。
尹建華的心中宛如被多種情感交織的潮水所淹沒——有羨慕,有嫉妒,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不甘與決心。
厭倦了長久以來如同浮萍般漂泊無定的日子,尹建華在心中暗暗種下了一個決定。
他向冉家人編織了一個謊言,稱自己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現在孑然一身,無家可歸。
冉家人,沒有絲毫猶豫地接納了這個看似孤苦無依的少年。
歲月如梭,轉眼間,尹建華在冉家的庇護下,已不再是當初那個落魄的模樣。
他不僅在冉家有了一席之地,憑著那股聰明好學和不懈的努力,被冉家送到國外學習,回國後成了冉家棉紡廠采購科的副主任。
當尹建華身著一身筆挺嶄新的中山裝與尹老頭父子不期而遇時,幾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是錯覺或是夢境。
父子幾人相認後,經過一番交談,尹建華才知道當年一家人失散後,他爹與小弟被解放軍所救,曆經輾轉流離,最終落腳於n市,父子二人在繁忙的碼頭上靠扛大包為生,雖艱辛卻也堅韌地活了下來。
經過幾年的融合,尹建華已經習慣了冉家的富貴生活,何況他還在國外生活過幾年,更是享受過國外奢靡生活的人。
自從與冉南雪有了婚約後,尹建華更加不想放棄這份突如其來的奢華生活。
經過一番內心的掙紮,他與尹老頭達成共識,決定表麵上繼續維持著互不相識的假象,私下扶持尹家。
為了能就近照顧尹家人,尹建華悄悄動用了自己這些年來的積蓄,在貓兒胡同,購置了一個三層樓四合院,給尹家人居住。
四合院裡,除了尹老頭,尹建華的弟弟尹建民,還有尹建華從小就有婚約的青梅竹馬——喬曉芳,以及尹母。
貓兒胡同也成了尹建民在n市,除了冉家外的另一個家。
尹建華熄滅了手裡的煙,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又緩緩落下,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為了以後的生活,他不後悔當初的選擇,還有所做的一切。
石火風燈,某種不可逆轉的命運,這一天,注定會如期而至,帶著不可言喻的緊迫與神秘。
“咚咚咚”一陣急促而略顯突兀的敲門聲劃破了傍晚的寧靜。
“誰呀?來了來了。”
一個略帶慵懶與不耐煩的女聲從門後傳來,緊接著,伴隨著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大門緩緩開啟,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門外卻是空無一人。
女人皺了皺眉,正欲開口咒罵這無端打擾的惡作劇,目光卻不經意間落在了腳下的地麵上——那裡,靜靜地躺著一張字條,像是被即將到來的夜色特意遺落的信息。
女人彎腰拾起字條,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不安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