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如此,想要憑體力跨越一百多公裡也不現實。”
“所以行軍到後麵之後,戰士們的體力基本上都消耗了個乾淨,隻能依靠強大的毅力和信念堅持。”
“還有戰士們都挺過來了,及時趕上了陳家峪和韓略村的戰鬥。”
李雲龍雖然說得輕鬆,但是師長完全可以想象,這連夜行軍到底有多麼困難。
行軍到最後,恐怕戰士們都已經累得生不如死了,能成功趕到戰場憑借的的確是不可磨滅的強大信念。
“厲害。”師長由衷地開口讚歎道:“新一團果然是一支鐵軍,讓人佩服。”
“我現在對你們新一團的大部隊可是越來越期待了。”
……
另外一邊,距離李雲龍等人大概三十公裡以外的地方。
一支國府軍隊正在和小鬼子交戰。
這支國府軍隊和正規的中央軍和晉綏軍不同,這支隊伍的所有士兵全都是衣衫襤褸,作戰裝備也非常落後,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漢陽造。
所以,麵對小鬼子的強大攻勢,這支國府軍隊隻能一邊打一邊撤,根本沒法和小鬼子硬碰硬。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國府軍隊的絕大多數戰士身上都背著煙槍。
這正是川軍“雙槍”的標誌。
川軍“雙槍”,一把步槍,一把煙槍。
此時正在和小鬼子戰鬥的軍隊正是川軍的部隊。
川軍之所以有標誌性的雙槍,主要是因為川省軍閥混亂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
當時川省軍閥混亂,士兵們在作戰期間形成了抽旱煙解乏的傳統。
再加上這些軍閥士兵們手裡的裝備極為落後,戰士們手中的煙槍也就被稱為第二支槍。
這才有了“雙槍”之名。
而且,川軍戰士們的煙槍之上竟然刻著"中華男兒,上戰場,打日寇"等抗日口號,也算是一種精神鼓舞。
這支川軍部隊的最高軍官是李明德。
眼看著小鬼子的攻勢極為迅猛,李明德的臉色也是越來越難看。
而且,戰鬥過程中,小鬼子一直在嘗試對這支川軍部隊進行包抄,川軍的局勢越來越危急。
砰砰砰砰……
轟轟轟轟……
小鬼子的攻勢無比猛烈,子彈橫飛,炮火不斷在川軍撤退的道路上炸響。
李明德此時憤怒至極,握緊了拳頭大罵道:“他娘的,國府的123師簡直就是背信棄義,一群慫包!”
“都是抗日的部隊,他們看到了小鬼子竟然掉頭就跑。”
“如果他們敢拚一拚,我們雙方合力阻擊,不見得就不是這夥小鬼子的對手。”
“氣死我了。”
“要不是因為123師,我們何至於落得如此境地。”
……
隨著戰鬥的進行,川軍部隊終究還是被小鬼子的部隊包圍在了一處斜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