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餘磊從未想過。
英雄出少年,教育還真得從娃娃抓起。法律意識、契約精神的普及,是重中之重,
回到鎮上,夜幕已然降臨。
文化廣場依舊熱鬨,大媽們的舞蹈仍在繼續,籃球場上也不時傳來進球的歡呼聲。
張斌和餘磊坐在台階上,喝著水,看著這一切,人輕鬆多了。
村裡鎮上,完全是兩個天地。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張斌躺在台階上。
六月的北海。
台風貝碧嘉,“溫柔”,“含蓄”。
“貝碧嘉”於2013年6月22日登陸海南瓊海,南海生成、強度弱、壽命較短,雖然正麵衝擊北海,但是,影響並不太大。
這慢慢悠悠,慌慌蕩蕩的,總感覺像個即將朽木的老頭,隻能用拐杖對你指指點點了。
新領導班子,可不敢掉以輕心。這是他們的首個抗台,必須打起百分之兩百的精神。
作為百億電力項目的負責人,他們深知,台風一來,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更何況,這個項目是央企與地方政府共同持股的重點工程,任何小疏漏,都可能被放大成大問題。
樹田總是有理想的人,這是他成為正處級乾部的,“第一次”。
老樣子,餘磊有了些經驗。
項目部迅速啟動了防台預案。
全員動員,安全排查。
這次,畢竟有了建築物。
就這麼一棟,一層的臨時鋼結構建築物。繩索加固,腳手架拆除,拆網布。
塔吊放倒、臨邊防護加高、材料堆放區覆蓋防雨布。
上次的方案,複製黏貼,內容文字稍微改改,日期改一下。
人員轉移,安置妥當。
工人們學聰明了,早早的搬進農民房,省得非必要工作人員撤離至鎮上的臨時安置點。
否則,你還得抱個被子睡在鎮裡小學,文化中心的場館裡,蚊子多,沒空調不說,就是你身旁全是一幫大臭腳丫子,你也受不了。
鎮政府當然是積極配合,開放了文化廣場、中學體育館等場所,安排飲食和休息啥的。
沒花頭。
物資儲備,應對萬變。
首先,就是柴油發電機不用了。
住在公租房裡,沒有停水停電,果然,鎮裡就是比村裡強太多了。
食品、飲用水、發電機、應急燈、醫藥包等物資還是提前儲備著,甚至連沙蟲乾,方便麵、火腿腸這些“戰備食品”也派上了用場。
張斌半開玩笑地說:“台風來了,吃點沙蟲補充蛋白質,抗台更有勁。”
當然,這台風不大,除了啃了幾碗泡麵,火腿腸,啥都沒吃。
通訊暢通,信息實時更新。
項目部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保持與鎮防台指揮部、氣象局的實時聯係,確保第一時間掌握台風動向。
公司還配備了衛星電話,就一部。
“你拿著。”
“我才不要。”
餘磊硬塞給了莫清零,雖然兩個人都不想要,但是莫清零是管安全的,沒辦法,隻能拿著。
然而,正如氣象預報所說,台風貝碧嘉似乎真的隻是來“逛街”的。
大半夜裡偷偷摸摸的來,一覺過去,豔陽高照了。
“台風呢?”
“魂飛魄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