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聲如雷,金戈交擊之聲由遠及近。
街邊跪伏的百姓,頭顱埋得更低,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九駕青銅戰車碾過青石板路,車輪滾滾,氣勢迫人。
戰車之上,一個身材高大,麵容英武的男子昂然而立,他身著玄鳥紋飾的王袍,腰懸古樸的長劍,目光如鷹隼般掃過街道兩側。
他便是當今殷商的人皇,帝辛。
其威儀之盛,令天地都為之黯然。
鏡外的眾仙看著這一幕,神情各異,不少人的眼中都流露出複雜難明的情緒。
一個須發皆白,身穿天庭武將官袍的老神仙長長歎了口氣。
“想當年,帝辛南征東夷,北拒鬼方,威震四海。若非女媧宮那樁事,大商的國祚,何至於斷絕得那般倉促。”
他曾是商朝的一員大將,戰死於牧野,魂魄上了封神榜,如今在天庭任一閒職。
看著昔日的君主,心中百感交集。
旁邊一個麵容陰鷙,身上隱有截教法力波動的神仙冷哼一聲:“說到底,還是氣數已儘。天道要興周,誰也擋不住。我等截教萬仙,不也成了那封神榜上的點綴?”
此言一出,周圍不少仙官都沉默了。
在場的神仙,十之七八都與封神大劫有脫不開的乾係。
他們曾是同袍,也曾是死敵。
闡教門人,截教弟子,殷商將領,西周諸侯......
如今齊聚一堂,共事於天庭。
“說來,天喜星君今日怎未到場?這等大事,他竟也不來湊個熱鬨。”一位仙官低聲與同僚交談。
旁邊一個消息靈通的天將撇了撇嘴,小聲道:“他?他如今忙著牽紅線,定姻緣,案牘上的婚事奏表堆得比昆侖山還高,哪裡有空來這斬仙台沾染煞氣。”
“再說了,此地站著的,不是他當年的仇敵,就是他舊日的臣子,他來了,徒增尷尬罷了。”
人群中,一個身穿錦袍玉帶,方麵大耳,看上去像個富態員外的神仙搖了搖頭,發出一聲輕哼。
他正是當年截教外門大弟子,手持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打得闡教十二金仙抬不起頭的趙公明。
封神之後,他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統領人間一切金銀財寶,也就是世人所稱的財神。
“有什麼好尷尬的。”趙公明撫著自己烏黑的短髯,“當年在戰場上你死我活,如今在天庭低頭不見抬頭見,各司其職罷了。”
“前日他還為了一筆婚禮的開銷預算,來我財部磨了半天嘴皮子,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帝辛了。”
趙公明的話語裡,聽不出多少當年的恨意,更多的是一種曆經萬載之後的淡然。
封神一戰,他身死道消,一身驚天動地的修為化為烏有,連法寶都落入了燃燈之手。
若說沒有怨氣,那是假的。
可萬載歲月,足以磨平最鋒利的棱角。
如今的他,每日計較的是三界財氣流轉,人間香火供奉,那些打打殺殺的過往,已如雲煙。
聽他這麼一說,另一位身形清瘦,麵容儒雅的文士打扮的神仙也走了過來,對著趙公明微微稽首。
“玄壇真君所言極是。”
此人一出現,周圍的仙官更是靜了幾分,看向他的眼神充滿了敬重。
他正是商朝亞相,因直諫而被紂王剖心而死,後被封為文曲星君的比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