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斬仙台上,那本已緊繃到極致的氣氛,又更加凝重了。
拜入碧遊宮?
做通天教主的弟子?
所有仙神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們甚至比此刻被捆在斬仙台上的陸凡本人還要緊張。
然而,就在這人人自危,噤若寒蟬的當口,人群之中的燃燈古佛,那張原本血色儘褪的臉上,卻忽然有了回轉。
他那因驚駭而緊縮的瞳孔,慢慢地舒展開來。
先前那幾乎要讓他心神失守的恐懼,也慢慢消失了。
不對......
我到底在緊張些什麼?
燃燈古佛在心中自問。
方才乍聞通天教主之名,確實是一時失了方寸,被那封神大劫時留下的陰影懾住了心神,竟忘了最要緊的一件事。
是了,就算這陸凡拜入了碧遊宮,成了通天教主的弟子,又能如何?
通天可不是旁人!
他與元始、與太上、與西方二聖,與女媧娘娘,都全然不同!
最大的不同,便在於他那有教無類的門風。
元始天尊收徒,看的是根行福緣,非大氣運者不入其門,座下親傳弟子,算上記名的,也不過寥寥十數人,個個都寶貝得緊。
太上道祖更是清靜無為,門下唯玄都一人而已。
西方二聖,雖也廣開法門,但核心弟子,亦是精挑細選。
這幾位聖人的弟子,若是出了事,那便是天大的事,聖人親臨,絕無虛言。
可通天教主不同!
他當年在碧遊宮開講,號稱萬仙來朝,門下弟子何止萬千?
披毛戴角者有之,濕生卵化者有之,草木精靈者亦有之。
也正因如此,他門下弟子的分量,與其他幾位聖人座下那寥寥幾位親傳弟子,是全然不同的。
說句不好聽的,正因他座下弟子太多太雜,才顯得不那麼金貴!
若是今日,這陸凡被證實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哪怕隻是個記名弟子,那此事便再無商量的餘地。
佛門便是吃了天大的虧,也得捏著鼻子認下。
可他是通天教主的弟子......
燃燈古佛的心思,飛速地轉動起來。
當年封神大劫,他尚在闡教之時,闡教門人手上,沾了多少截教弟子的血?
十二金仙哪個沒殺過截教門人?
便是那些三代弟子,手上的人命也絕不在少數。
趙公明、三霄娘娘這等頂尖大能,都應劫而去。
萬仙陣一戰,更是血流成河,截教精英幾乎被一掃而空。
殺了也就殺了。
通天教主固然護短,可他弟子實在太多,哪裡護得過來?
為了幾個不成器的弟子,便要聖人親自下場,那他也不必做彆的事了。
最終那位聖人除了擺下劍陣,與幾位師兄做過一場之外,事後又能如何?
還不是被道祖一並帶去了紫霄宮,禁足思過。
他截教死了那麼多親傳弟子、隨侍七仙,他都未能一一討回公道。
更何況,他如今身在何處?
紫霄宮!
那是道祖親自下的禁令,他能不能出的來,尚在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