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仙的神情,可謂是精彩至極。
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荒誕之感。
怎麼又是和尚?
這陸凡,究竟是與那西方教結了何等解不開的緣法?
他這一世,因佛門而起,與佛門為敵,鬨到如今這般公審的地步,自是不必多言。
三生鏡映出的第一世,他那生母白蛇,便是被一個和尚鎮壓,他為救母奔走半生,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這兩世的恩怨糾葛,已然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好不容易,照出那楊蛟的一世,總算是樁樁件件都與佛門扯不上乾係,眾仙還當是能歇一口氣,看看彆的因果。
誰能料到,這鏡子一轉,回到了封神年間,竟又冒出兩個和尚來?
還是從西域遠道而來的和尚?
這......
這可真是奇了。
要知道,如今是什麼年頭?
商末周初,封神大戰在即。
此時的南贍部洲,道門為尊,人王治世,何曾聽聞有什麼成氣候的西方教派?
往後四五百年,方有那釋迦於菩提樹下證道,成就如今的如來世尊。
同一時期,太上道祖化名李耳,西出函穀,紫氣東來三萬裡,留下化胡為佛的佳話。
至於那白馬馱經,佛法東傳,在中原之地廣建寺廟,受帝王供奉,更是要等到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後了。
眼下鏡中這時節,中原大地,是道門的天下。
道法昌盛,巫祝橫行。
闡教、截教雖爭鬥不休,可論及根基,卻是同出一源。
這滿天神佛,十有八九,都是從那道門裡頭出來的。
這光頭皂衣的僧人,在朝歌城中,比那鳳毛麟角還要稀罕。
可偏生就這麼巧,就讓陸凡這一家子給遇上了。
而且看這光景,這二人言談舉止,道行不淺,絕非什麼江湖騙子。
他們圖的,也非金銀,而是要在這朝歌城中,建廟立像,傳他那西方教法。
一時間,斬仙台上竊竊私語之聲四起。
“奇哉。這陸凡莫不是天生便與佛門犯衝?怎地生生世世,都逃不開這層乾係?”一位星君撚著胡須,滿臉的困惑。
可三生鏡乃先天靈寶,映照因果,絕不會有半分虛假。
也就是說,在那個佛法尚未東漸的年代,當真就有兩個西方的僧人,跋山涉水,來到了朝歌,並且不偏不倚,正好就介入了陸凡的家事之中。
有那信奉天數輪回的老仙官,撚著胡須,低聲與同僚議論:“這便是因果了。看來這陸凡與佛門的糾纏,非止一世兩世,而是從這上古之時,便已然種下了根。是善是惡,是恩是怨,誰也不清楚了。”
另一位仙官亦是點頭附和:“誰說不是呢?你看他這麼多世,都因佛門而起波瀾。或為仇,或為怨。”
“因果之道,玄之又玄。或許,這便是他的劫數。隻是不知,這劫數的源頭,究竟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