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封神一戰,西方教最擅長的,便是將與自己有緣之人度去西方。
這度字裡頭有多少強取豪奪的勾當,在場的仙家,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趙公明此刻舊事重提,雖未明說,那言下之意,卻已是再明白不過。
佛門眾人臉上頓時都有些掛不住了。
淨念菩薩強辯道:“天君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凡俗親情,不過百年牽絆,輪回業報,方是萬劫根源。為百年之情,造萬劫之業,此乃取小而舍大,非智者所為。”
“說得好。”
這一次開口的,卻是立於趙公明身側的雲霄娘娘。
“菩薩久居靈山,修為精深,想來早已斬斷了凡俗念想,不為七情六欲所動,我等自是望塵莫及。”
“隻是,我等皆是自那凡塵之中一步步修行而來,也曾為人子女,也知父母之恩。”
“那孝之一字,乃是人倫之本,天道之基,便是聖人,亦不能廢。”
“他陸凡是個凡人,他不懂什麼萬劫業報,也不曉得什麼輪回大道。”
“他隻曉得,生他養他的父母,被人如豬狗一般囚於井下,最終慘死。”
“他若連這血海深仇都能視而不見,還能安安穩穩地去修那勞什子的出世大道,那他,便枉為人子,連那草木頑石都不如了。”
“菩薩方才那番話,道理固然是高深得很。可這高深的道理,聽著卻不像是勸人向善的,倒像是教人如何斷情絕性,做個無父無君的石頭心腸。”
“恕我愚鈍,實在不敢苟同。”
截教眾仙見方才佛門眾人便是用般眾口一詞的氣勢來壓人,此刻焉有不學樣還回去的道理?
不就是比人多嗎?
誰怕誰啊?
如今這天庭之中,你放眼望去。
掌管天上人間興雲布雨的雷部二十四位天君,哪個不是當年聞太師麾下的道友?
主司人間禍福,掌生死輪回的鬥部眾星,自那金靈聖母往下,坎宮鬥、離宮鬥、艮宮鬥、兌宮鬥的星官,哪一個不是碧遊宮的舊人?
還有那行使瘟癀,散布災厄的瘟部正神,亦是截教門下。
便是那二十八宿,三十六員天將,山川河海的各路神祗,零零總總算下來,碧遊宮一脈,竟占了這天庭神位的十之七八。
平日裡,他們受天條束縛,為玉帝驅馳,倒也各司其職,相安無事。
可這骨子裡的同門情誼,那份被滅了道統的怨氣,卻從未消散過。
這千百年來,不過是尋不到一個由頭發作罷了!
一呼百應,同氣連枝。
先前那點子壓抑與悲憤,此刻儘數化作了唇槍舌劍。
也不知是誰先開的口,隻聽得一聲冷笑,隨即四下裡便起了附和之聲。
“菩薩的慈悲,我等今日算是領教了,原來是教人無父無母,方成正果!”
“好一個天道恢恢!仇家在前,卻要縮起頭來等老天開眼,這修的又是哪門子的無為大道?”
“百善孝為焉能為先!此乃人倫綱常,亦是我道門根基。爾等棄之如敝履,還談什麼普度眾生?”
“滿口的輪回因果,不過是為自家強取豪奪尋個由頭罷了!當年的舊賬,莫非都忘了不成?”
“......”
斬仙台上立時便炸開了鍋。
截教這邊本就人多勢眾,又兼著一肚子的舊怨新仇,此刻得了由頭發作,哪裡還肯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