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菩薩遠道而來,辛苦了。”赤腳大仙嗬嗬一笑,團團一揖:“玉帝有旨。”
滿場仙佛,無論道佛,儘皆肅容。
“玉帝口諭:西天諸佛遠來是客,朕心甚慰。斬仙台公案,事關天道人倫,當依天規律法,秉公而斷,不可偏私。三界之內,皆奉天條,望諸卿共勉之。”
說罷,他朝著哪吒的方向點了點頭,便又化作一道祥光,徑自回淩霄寶殿複命去了。
來得快,去得也快,留下的這幾句話,卻分量十足。
這是玉帝在表態了。
你們可以爭,可以辯,但最終的規矩,是我天庭的規矩。
這案子,還得按我的法度來判。
有了玉帝這道口諭,場上的氣氛,反倒緩和了些許。
至少,那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火藥味,是暫時散了。
文殊、普賢等人,待那祥光去遠,這才轉過身,領著身後眾人,齊齊向著高台之上的燃燈古佛,躬身下拜。
“弟子等,拜見古佛。”
燃燈古佛端坐蓮台,直到此刻,才緩緩睜開了雙眼。。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好。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先以雷霆萬鈞之勢,鎮住全場。
再以謙恭守禮之態,全了天庭的顏麵。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他佛門的威風立住了,裡子麵子也都有了。
他心中甚是受用。
他笑著抬了抬手,道:“都起來罷,不必多禮。”
他目光緩緩掃過全場,將截教眾仙那鐵青的臉色,闡教仙家那複雜的目光,還有孫悟空與楊戩那戒備的神情,儘收眼底。
他心中了然。
從此刻起,這斬仙台上的主動權,便又回到了他佛門的手中。
這陸凡的生死,三界的規矩,終究還是要由他說了算。
隻是,他目光掃視,檢點著來人時,心中卻忽地起了疑惑。
文殊來了,普賢也來了,阿儺、伽葉,八大金剛,十八羅漢......
他靈山能調動的中堅力量,幾乎都已到場。
可這其中,卻少了一位!
一位本該到場,且至關重要的人物!
觀世音呢?
他記得分明,自己派出的那名傳令的羅漢,第一個去的,便是南海。
一來,觀音在三界之中人緣極好,當年在闡教時,名喚慈航道人,與道門各方素有往來,有她在場,許多事便好轉圜。
二來,她那玉淨瓶中的三光神水,有無窮妙用,若真動起手來,亦是一大臂助。
按理說,珞珈山離此地,比之西天靈山要近上許多,她該是第一個到場才是。
為何直到此刻,還不見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