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被玉帝這般指著鼻子數落了一通,臉上那樂嗬嗬的笑容卻是分毫未改。
他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隻是捋著自己的白須,慢悠悠地說道:“陛下息怒,息怒。陳年舊事,提它作甚?今日風和日麗,正是對弈品茗的好時候,莫要因那些俗事,壞了雅興。”
說罷,他伸手打開了桌上的紫金丹盒,霎時間,一股沁人心脾的丹香彌漫了整座大殿,聞之便叫人神清氣爽,百脈舒泰。
元始天尊看著棋盤,手中捏著一枚白子,遲遲沒有落下。
他的目光從棋盤上移開,看了一眼玉帝,又看了一眼太上老君,最終,那枚白子輕輕地落在了棋盤的一處,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響。
“啪。”
他抬起眼,目光在玉帝與太上老君之間轉了一圈,口中平淡地說道:“我倒是未曾料到,這陸凡竟能與五百年前那隻鬨天宮的石猴扯上乾係。”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又是一變。
玉帝聞言,臉上那份疲憊又加重了。
他端著茶杯的手停在半空,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那口氣中全是散不儘的愁緒。
“天尊說的正是。朕也想不通,西天那位究竟是何打算。”
“當年那猴頭之事,便已是蹊蹺。如今又牽扯出這個陸凡,一樁樁,一件件,都透著古怪。”
“聖人之心,深不可測,朕實在是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他說到此處,將茶杯重又放回案上,目光灼灼地看著麵前兩位聖人,話鋒一轉,徑直問了出來:“二位聖人,你二位的本體如今與西方那位同在紫霄宮內,侍奉老師。對於他的謀劃,難道就真的一點情況也察覺不到麼?”
這問題問得直接,甚至有些僭越了。
畢竟,紫霄宮中的事,非同小可,豈是能隨意議論的。
元始天尊麵色不變,隻是緩緩搖頭。
太上老君臉上的笑容溫和,伸手將那丹盒的蓋子合上,隔絕了那能引動大羅金仙心神的香氣,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陛下此言差矣。如今量劫將至,天機混沌,萬般因果交織纏繞,便是我等,推演未來也多有不明之處。一時不曾察覺陸凡的底細,也是常理。”
“想當年封神之初,量劫開啟,天機同樣是一片混亂。那時節,不也無人察覺,這陸凡便是那楊蛟的轉世之身麼?”
“楊蛟”二字一出,玉帝的神情變得複雜起來。
算起來,他和楊戩一樣,也是他的外甥,是他妹妹瑤姬仙子私配凡人所生之子,也是他親口下令鎮壓的。
這段往事,實乃天庭一樁不願被提起的舊案。
元始天尊聞言,點了點頭,接口道:“大兄此言有理。彼時,就連楊戩都還未在三界嶄露頭角,誰又能想到,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凡人魂魄,竟是楊蛟轉世。說起來,還是三弟運氣好,竟被他碰上了這等異數。”
說著,元始天尊的目光轉向了太上老君,眼神中帶著幾分審視的意味:“隻是我有些不解,大兄你既然早知其根腳,又收他入門,為何卻不敢坐實師徒之名,偏要扯一個什麼師叔的名頭出來?這般遮遮掩掩,又是何意?”
太上老君聽了這詰問,也不著惱,隻是捋了捋頜下白須,嗬嗬笑道:“二弟這話說的。這陸凡的師徒名分,我想這三界之內,沒誰敢真正認下。”
“他不也曾拜入你玉虛宮門下麼?二弟你法力通玄,明察秋毫,為何也不見你出麵將他認下,昭告三界呢?”
元始天尊鼻腔中發出一聲冷哼,將頭轉向一邊,不再看他。“文殊、普賢、慈航那些背師叛教,投入西方之人,我尚且沒給過什麼好臉色,更何況是陸凡這等因果纏身,來曆不明之輩。”
殿內的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玉帝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心中的疑惑不減反增。
他蹙眉道:“聽二位聖人之意,這陸凡的根腳,究竟是什麼來頭?他身上到底背負著何等氣運,竟讓二位都如此忌憚?莫非......莫非是當年洪荒初開之時,哪一位隱世不出的大能轉生不成?”
“恐怕除了老師,如今已無人能說得清他的來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