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二弟,何必心急。”
“這棋盤上的事,講究個落子無悔;這天下的事,卻講究個順勢而為。”
“李唐皇室,自我那化身西出函穀關,便已結下了緣法。”
“他們尊我道門為國教,此乃順天應人之舉。佛門趁虛而入,蠱惑人心,已是逆流而行。”
“如今他們氣運升至頂點,便是那大潮的頂峰,接下來,便隻有回落一途了。”
“待到李唐有難,社稷動蕩之時,我道門弟子下山,或扶龍脈,或濟蒼生,隻需略儘綿力,便是一場天大的功德。”
“屆時,那李氏天子感念恩德,重振玄風,興道滅佛,不過是他一念之間的事。人間帝王一道旨意,勝過我等在天上爭鬥萬年。”
玉帝心中豁然開朗。
他細細思量,覺得此計大妙,釜底抽薪,不動乾戈而屈人之兵,確是老君這等人物才有的手筆。
“老君所言極是。”玉帝撫掌讚道,“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斬仙台外,那三個反骨頭正與靈山諸佛鬥得天翻地覆,朕這南天門都快成他們兩家的演武場了。此事若不儘快平息,朕這三界之主的顏麵,可就真沒地方擱了。”
“說到底,還是因那陸凡而起。朕看西天那位的架勢,除了釋迦如來未至,幾乎是將半個靈山都搬了過來。”
“依朕看,他們也是找不到那位聖人,否則何至於此?隻需那聖人遞一句話來,那猴頭還不乖乖回他的靈山去?”
元始天尊冷哼一聲,對此不置可否。
太上老君聽了玉帝的抱怨,臉上笑容不變,反而添了幾分神秘。
他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說道:“陛下聖明。他們自然是找不到的。那位行蹤飄忽,不沾因果,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過去未來,皆是一片迷霧,縱是聖人也難以窺其全貌。他們若能找到,五百年前就不會讓那猴子鬨出那般大的動靜了。”
“他們找不到,”老君放下茶杯,眼中精光內斂,“老道我,卻是知道一個地方,可以尋到他的蹤跡。”
此言一出,玉帝與元始天尊皆是一震。
“何處?”玉帝急切追問。
元始天尊亦是投來審視的目光,他深知自己這位大兄從不無的放矢。
三界之內,若還有一處地方能藏得住那等人物而不為聖人所知,那才真是奇事。
太上老君卻不直接回答,隻是伸出手指,在空中輕輕畫了一個圈,那圈中空空如也,無始無終。
元始天尊盯著那個圈,初時還不解,但瞬息之間,他那洞徹萬物的聖心便已明了。
他的雙眼中,有日月星辰生滅之景一閃而逝,臉上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我明白了。”元始天尊緩緩開口,“如今這天機混沌的現在找不到他,便可以去那天機未亂的‘過去’尋他?”
太上老君聞言,臉上露出讚許的笑容,輕輕點了點頭,口中隻吐出一個字:
“善。”
得了肯定的答複,元始天尊那萬年不變的肅穆麵容上,竟也現出幾分躍躍欲試的神采。
對他這等存在而言,三界之內已少有能提起興致之事,逆溯時光長河,去會一會那位,倒是一樁有趣的事。
他當即便站起身來,理了理道袍,便準備動身。
可他剛邁出一步,卻又猛地停住了。
他回過頭,看看一臉沉思的玉帝,又看看悠然自得,事不關己的太上老君,眉頭微微皺起。
“不對。”
“大天尊要總攬全局,謀劃那李唐之事,為我道門日後大興鋪路。”
“我需逆轉光陰,去尋那人的下落,以解眼下之圍。”
“我等二人,都領了差事。怎麼到頭來,反倒是大兄你這位始作俑者,一個人在此清閒?”
麵對他的目光,太上老君卻是嗬嗬一笑,站起身來,緩步走到那香爐前,用銀箸撥了撥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