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應著喏,腳下卻像生了根,總想再多看一眼,多聽一句。
譬如那巨靈神。
按理說,太白金星既已領了旨意要去清點天河水軍,他這做下屬的,理應第一時間趕去效命。
可他偏生立在雲頭,一雙銅鈴大的眼睛,死死盯著遠處對峙的幾人,半天不動彈。
“嘖,這可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戲!那弼馬溫的棒子,二郎真君的槍,還有三壇海會大神的火尖槍,三位合力,竟把那老佛爺打得跟個喪家之犬似的,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偏生在這節骨眼上要去管凡間那些破事......”
他正腹誹著,旁邊一位相熟的雷部神將飛過,見他還愣著,便催促道:“巨靈神,還愣著作甚?天尊有旨,雷部也要遣派精銳下界,你我還不快快回去點卯?”
巨靈神這才如夢初醒,撓了撓頭,甕聲甕氣地應道:“哎,曉得了,曉得了,這就來。”
嘴上說著,腳下卻又慢了半拍,終是忍不住又回頭望了一眼,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駕雲離去。
“啟奏大天尊,貧僧蒙大唐天子送彆西行,方有今日之成就。今東土遭難,貧僧願親赴凡塵,以佛法化解暴戾,撫慰蒼生,還請大天尊恩準。”
唐三藏站起身,主動請命。
車輦內的玉帝沉吟片刻,應允道:“準。”
“謝大天尊。”
唐三藏躬身一禮,隨即也化作一道佛光,向著南天門的方向疾馳而去。
燃燈古佛那本已是死灰一片的臉色,此刻更是沉了下去。
他張了張口,喉頭滾動,那一聲“留步”幾乎就要衝口而出。
可眼角的餘光隻消往旁邊一掃,便瞥見了那根橫在孫悟空肩頭的鐵棒。
那棒子烏沉沉的,不見半分華光,卻自有股鎮壓萬古的凶戾之氣,隨時都會砸落下來。
那到了嘴邊的話,便又被他生生地咽了回去,連同著那口沒吐乾淨的瘀血,一並堵在了心口,漲得他一陣陣發昏。
太難了!
實在是太難了!
他心中不住地翻騰,一時是怨,一時是恨,一時又是徹骨的悲涼。
佛門不是一條心啊!
他的目光穿過虛空,望向那道遠去的佛光,心中早已是千回百轉,罵了個通透。
你這金蟬子,當真是好狠的心腸!
方才這般大的陣仗,你躲在那一眾仙神裡頭,看得是何等津津有味?
我佛門與天庭起了這般大的衝突,你身為旃檀功德佛,不發一言,不出一力,隻作壁上觀,這也就罷了。
如今玉帝發了話,凡間有了差事,你倒第一個站出來,說什麼“東土遭難”,說什麼“撫慰蒼生”,說得是何等冠冕堂皇!
走得又是何等急切!
你當我不知你心中所想麼?
這天庭之上,若說還有誰能勸住這猴頭一二,除了你這做了他五百年師父的,還能有誰?
你們師徒一場,縱然西行路上多有波折,那份情誼總是做不得假的。
不說讓你出手相助,隻消你在此處周旋片刻,言語上稍作牽製,於我而言,便是天大的轉機。
可你呢?
連看都未曾多看我一眼,請了玉帝的旨意,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走得這般乾脆,倒像是生怕沾染了半點因果似的。
好一個旃檀功德佛!
好一個大慈大悲的金蟬子!
你當年在靈山之上,因輕慢佛法,才被世尊貶下凡塵,曆那十世之劫。
如今功德圓滿了,果位掙到了,便將佛門的根本利益,忘得一乾二淨了麼?
燃燈越想越氣。
一個未來佛,明哲保身,不肯沾染因果。
一個功德佛,心係蒼生,急著下凡救苦。
說出去,都是大德高僧,都是慈悲心腸。
可誰又管他這個過去佛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