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雲洞中,一時竟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三位聖皇皆是默然不語。
那洞府之中原本祥和安寧的氣氛,卻已是在這寥寥數語之間,被一股子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凝重所取代。
南天門外,眾仙官更是聽得心頭劇震,腦中嗡嗡作響。
這樁日後攪得三界動蕩,仙神隕落,連聖人道統都險些斷絕的無邊量劫,其根源,竟是在這般一個看似尋常的日子裡,由女媧娘娘親口,在這火雲洞中,緩緩揭開的。
眾人隻覺得自家這顆心,幾乎都要從嗓子眼裡跳將出來。
這等牽扯到聖人博弈,天地大劫的頂尖秘聞,便是窮儘他們一生的想象,怕也難以窺得其萬一。
良久,還是伏羲,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打破了這令人窒管的沉默。
“天數,終究是天數。”他緩緩說道,“自巫妖二族退出這天地主角之位,我人族大興,享了這無數年的太平氣運,如今,也終是到了要還這樁因果的時候了。”
“隻是不知,三位師兄,是如何議定的?”
“這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位,又該由何人去填?”
那女聲答道:“此事,三位師兄亦是爭執不下。”
“太清師兄門下隻玄都一人,早已是太乙金仙,不入此劫。”
“故而這樁因果,便落在了闡截二教的頭上。”
“元始師兄的意思,是門下弟子,皆有仙緣,不該入那神道,受天庭管轄。”
“他言,通天師弟門下,多是些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輩,德行淺薄,根基不穩,正該上那封神榜,為天庭效力,也算全了他們的道果。”
“可通天師兄,又豈是肯吃虧的性子?”
“他言,他門下弟子,雖跟腳各異,卻也都是一心向道之輩。”
“他那有教無類的道,本就是截取一線生機,與天爭命,又豈能因跟腳之故,便被人這般輕賤?”
“二位師兄在紫霄宮中,幾乎便要動起手來。”
“最後,還是道祖出麵,定下了一個章程。”
“言明,此事,不看跟腳,不看道行,隻看緣法,看氣運。”
“兩教弟子,皆入紅塵,輔佐人族君王,各憑手段,做過一場。”
“身死道消者,其真靈便上那封神榜,是為定數。”
軒轅黃帝聽到此處,那雙威嚴的帝眸之中,已是精光一閃。
“輔佐人族君王?”他沉聲道,“如此說來,這場量劫的戰場,便要落在我人族之中了?”
“不錯。”那女聲的語氣,也沉重了些許,“我方才亦是推演了一番。那殷商的國祚,隻怕,是氣數將儘了。”
神農聞言,那張慈悲的麵容上,立時便添了幾分不忍:“這......這又是為何?我觀那帝辛,雖是性情暴虐,可其治下,也還算得上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怎的就......”
“二弟,你太過仁善了。”伏羲搖了搖頭,“此事,非是因那帝辛一人,而是天數使然。”
“殷商享國六百載,氣運早已由盛轉衰。”
“如今又逢這天地量劫,人,闡,截三教的因果儘數彙於其上,便是大羅金仙,也要被這洪流卷得粉身碎骨,他又如何能抵擋得住?”
“如今之計,非是想著如何保住這殷商的國祚,而是該早做打算,為我人族,另選一位賢明的君主,好在這場滔天的大劫之中,保住我人族的元氣,不至於叫那仙神鬥法,將我人族的根基,都給毀了!”
他這一番話,道儘了這其中的無奈與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