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供應也是一減再減。
好多人都跑到鄉下郊區去挖野菜。那挖野菜的地兒都快到深山裡頭了。
不過好歹也能多少糊弄一下肚子不是。
這天上班,財務科辦公室裡突然傳來“噗”的一聲,黃大姐尷尬地抬起頭:“不好意思,是我。最近家裡缺糧食,鄉下親戚給送來了一袋子紅薯,天天吃紅薯,沒忍住。”
餘麗滿臉憔悴,“理解理解,現在哪家不都這樣嘛。我們家今年也在窗戶底下那小塊兒地種了幾顆紅薯,過幾個月說不定能緩解緩解。”
陳建國也湊過來:“可不是嘛,現在這時候,誰家日子都差不多。有紅薯吃就很不錯了,我家今天早上就喝的米湯,我這會兒肚子也不舒服呢。也不知道今年年景咋樣。”
寧凝心說,怕是不咋樣,還得明年一年天災才能過去,還有的熬呢。
天災人人都躲不過,全國現在都是這個樣子,也隻能自己想辦法。
不過財務科的幾個人都挺不錯,他們都知道寧凝家有個小院子,知道她應該不缺吃的,可從來都沒提過要借糧食的話。
但寧凝一點兒表示沒有也不太好,她還想著一直在財務科乾到退休呢,辦公室的關係處理不好,以後天天見麵得多尷尬。
人情世故就是這樣,絮叨又繁瑣。
可是人活在這世上就不可能不和人有聯係,很多事兒就是自己隻要不吃虧,還是得想全麵。
再說寧凝從港城拿回來的糧食,本身就是想賣一部分的,賣誰不是賣,辦公室的人需要,好事兒啊,還不用冒風險了。
餘麗現在又懷孕了,缺吃少喝的,瞧她那臉色,憔悴得不行。
走在路上,看到的人也全都是一臉菜色。
寧凝現在出門都得化完妝,把自己的好氣色遮住才敢出去。
不過天天接觸的人肯定能看出來,她是一點兒都沒瘦。
臉色不好隻能是吃不好,絕對不存在吃不飽的情況。
寧凝想到這裡,主動開口,“我家倒是有些菜乾和之前種的紅薯,玉米麵也有一些,你們誰要是需要,我可以跟你們換一些。”
現在私下買賣東西可不能說是買,得說是換。
細糧和豬肉類就不往外換了,要想隨便吃肉得等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
豬肉和細糧得自己家留著吃,不然也得吃不好。
雞鴨和玉米麵倒是可以換出去。
聽到寧凝這話,幾個人也沒客氣。
“需要啊,現在誰家敢說不缺吃的,小寧能給咱們換一下,那可再好不過了。”
黃大姐到底老練,“你要不要和你家大勇說先一聲?你現在可不是一個人過日子了,他要是不同意,彆再兩口子吵架。暫時我們還能對付。”
陳建國也說:“是啊,小寧。暫時日子還過得去,你家剛添了兩個小寶貝,彆因為幫我們讓自己餓肚子。”
寧凝笑了笑:“我家現在就是個吃不好,但也餓不著的狀態。你們也知道我家有個小院子,前幾年曬了不少菜乾,去年又全種的紅薯。好東西我肯定沒有,這種能糊弄肚子的東西我還是能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