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百越之後,把百越所有人員全部打散,往大秦遷移。
每個村莊留下一戶人家,又是分房子又是分地,還分糧食種子,外加一頭小豬仔兒。
孩子到六歲全都送去學堂讀書,不用交束修,不過少量的紙筆費還是得交。
現在的學堂也不是光教讀書,除了基礎知識,現在學的是各方麵手藝。
有讀書天分的,通過考試繼續讀書;沒天分的,就把手藝學好,然後直接進朝廷開的廠子乾活。
實在啥都學不會的也不怕,簡單認個字後,回去種地也行,有時間還能在朝廷的廠子裡靠賣力氣賺點兒錢。
百越人民一看,嘿,這日子不錯啊!
之前來打我們,也沒說是叫我們來享福的呀,要是早說了是這麼個情況,傻子才和你們拚死拚活地打仗呢,活著享受生活不好嗎?
百越這邊的地也不能空著,國內哪受災了,趕緊往這邊移民。
黔首們故土難離不願意走?
沒關係,小吏會勸。
人挪活樹挪死,那邊兒一年三熟的好地等著您呢,不比您這旱得地裡不長糧食的地方強?
一大家子等著您老做決定呢,過去了給您發土地發糧種,一年的功夫您就緩過來了,孩子能活命比什麼不強。
啥?
路太遠怕走不到地方孩子就得餓死?
那不能夠,您老想到的陛下能沒想到嗎?
部隊的軍糧都挪出來了,先緊著受災的黔首吃。
那乾麵條都是過了油的,用水泡開那個香,調料包裡還有肉乾呢,想想我都流口水。
怕路太遠走不動?
您老這心操得稀碎,哪能叫您走路去呀。
大車和三輪車都準備好了,沿途都有退伍兵幫著咱們運行李,就怕你們不安全。
您放心,隻要您老過去,陛下一切都給您安排好了。
自從打下百越,全國各地到處都在上演這樣的情景。
又攢了兩年家底,始皇陛下開始向北進發。
打百越完全就是看好那一年三熟的地了,北邊呢,完全就是他們不消停,年年到了秋冬就要過來打劫,政哥被他們煩得透透的了。
打百越的時候沒用項羽。
他就喜歡大開大合的打法,百越那個地形壓根兒就不適合他的作戰風格。
可犬戎那就不一樣啦,那邊一馬平川的,項羽騎在高頭大馬上,一個衝殺過去就能乾掉不少敵人。
不過,大秦現在打仗的方法也變了。
炸藥包和手榴彈成了主力,後世的槍炮那是以防萬一。
這玩意兒好用是好用,可炮彈有限呐,咱們大秦現在還造不出來這麼好的武器,可不能瞎禍禍,得省著點兒用。
炸藥包和手榴彈就不錯,這不也是一倒一大片,好用著呢。
項羽把犬戎打得一路逃竄,他就在後麵一路緊追不舍。
補給跟不上了,那就原地紮營休整。
等著國內過來接收地盤,順便把黔首轉移一些過來,再把這邊的人帶回去到大秦做工。
等這邊全都收拾妥當,犬戎差不多又會打下一塊兒地盤,項羽接著再去收割一波。
就這樣,項羽一直也不把犬戎給滅了,就跟在他們後麵撿便宜。
一直追到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大秦北邊的防線都乾到現在的毛熊家了。
要不是補給跟不上,天氣又太冷,他們還能繼續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