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她和萬大山年輕的時候,確實每到冬天都是做這些賺錢,這個說法不突兀。
隨著馮二丫的喜鵲登梅圖離成品越近,這些天來看竹畫的人越來越多。
好多人都想學這個手藝,但是等看了馮二丫的操作後,他們也知道,這得對竹編特彆熟悉,並且記性還得特彆好,才能做出來。
要不然光是那些顏色在編織中的位置就弄不明白。
隨著給那些學子的訂單全部做好,村裡的商隊又要啟程了。
這一次的貨足足有十八車,商隊人數也從之前的十幾人,增加到三十幾人。
上一次是因為第一次出去,想試試這些東西能不能賣出去。
這一次已經知道走商的過程了,算是正式開始走商,物品帶的自然多。
再加上村裡人都看見錢了,這些天哪怕最懶的懶漢,也都在家裡忙著做些手藝活。
馮二丫的三盆花和竹編畫也都放到了商隊裡。
車隊還特意弄了個帶棚子的騾子車,裡麵燒上小爐子保暖,然後才把幾盆花給放進去。
冬天還能把花養的這麼好,他們自然知道這些花是值大價錢的。
賣花的錢財是馮二丫的,但是商隊也能通過幾盆花結識人脈啊,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次出門之前,族長帶著商隊所有人先來祭祖,希望祖宗護佑商隊平安。
祭完祖之後,商隊在祠堂辭彆眾人,直接出發。
這一次商隊走後,村裡雖然還是會有些焦躁擔心的情緒,但是已經不像第一次那麼嚴重了。
起碼每天該做什麼都沒閒著,手上的活一點都沒停。
就算心裡擔心出門在外的人,也都是幾個家裡都有在商隊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說心事,相互打氣。
族長很滿意族裡現在的風氣,這才是一個族群能興旺的樣子。
和裡正一起走在村裡,臉上都是滿意了神情。
隻要族人能保持住這股勁兒,何愁家族不能壯大。
將來再出幾個讀書的好苗子,族裡也就不再懼怕那些富紳豪強了。
出去介紹自己的時候,都能說一句來自柳河萬氏。
到了那個時候,這裡就是族地,萬家也能稱得上一聲大族了。
一想到這裡,族長就忍不住驕傲。
這次商隊除了給之前訂貨的學子送貨之外,他們還去了府城。
主要是馮二丫的那幾盆花給了他們底氣。
這種花中珍品,必須得在府城這種地方才能賣得上價錢。
等到商隊再次回來的時候,已經臨近年關。
他們這次還從府城拿了一些好貨,到附近的幾個縣城售賣。
這個錢商隊要交一部分到族裡,用於將來族裡發展。
商隊的車和牲口,本身就是族裡出錢買的,這也算是族裡的產業了。
剩下的銀子,商隊裡的人再分。
這次分銀子的時候,馮二丫出了大風頭,三盆花賣出去一千兩的高價,那幅竹畫也被一個富商家的公子,用二百兩的高價買走了。
竹畫買的就是一個新奇,比不上名家字畫有意境,但是用竹子編出來的畫,也彆有一番新意,稱得上一句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