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舉人卻不想再考了。
“多謝族長和裡正的看重,我讀書的天賦自己知道,也就隻能到這裡了,再考也就是浪費時間。
村裡現在讀書的孩子們不少,有不懂的可以叫他們過來找我,我會儘力解答。”
族長覺得都考上舉人了,不再試試進士有些可惜,但是想想孫舉人的年紀,也能理解。
“既然你不想再繼續讀書,不知道你之後有沒有什麼安排。
聽你的意思,之後還會繼續生活在村子裡。
可以考慮在村裡開一家學堂,孩子們現在讀書的不少,收學生的事,咱們村子裡的孩子基本就能支撐起一家學堂。
孩子們就近讀書,家裡也能更放心。
或者族裡出錢建一個族學,聘請孫舉人也行。
你看你有這方麵的意願嗎?”
孫舉人還真沒打算離開村子,他現在雖然是舉人,在縣裡雖然也會受禮遇,但是在城裡的生活,也未必有柳河村好。
“族長,我不打算離開村子,我現在年紀也不小了,還是想留在這裡守著爹娘過日子。
族學的事,就勞煩族長和裡正多操心了。
文遠定不負二位所托。”
意思是他自己不打算開書院了,同意族裡辦族學,他過來教書。
想想也是,就算他開書院,來讀書的也都是柳河村自己的孩子。
而孫舉人的孩子沒有讀書的天賦,開了學堂也沒有繼承人。
孩子們現在都是學的村子裡的手藝。
將來要是再有後代讀書好,再向外發展也不遲。
族學的事就算是這麼定下了,村裡出了個舉人是大事,免不了全村又是一番慶祝。
村裡慶祝也沒有那麼多講究,就是大夥一塊吃上一頓好的,全村熱鬨一下。
就在全村都在忙活的時候,萬貴和萬喜兩家人回到了村裡。
看著村子中的新房子,兩家人要不是從小就生活在這裡,都以為走錯地方了呢。
再看看全村熱鬨的氛圍,他們隻當是村裡誰家辦喜事。
萬喜眼珠一轉,先開了口。
“二哥,我看這怎麼像是誰家辦喜事呢。
要不你去打聽一下,我帶著孩子們先回去,你打聽完回來找我,咱倆一起去隨個禮。”
萬喜其實是不知道是不是其它村民也對他有看法,想叫萬貴先去探探口風。
萬貴也不笨,“咱們還是先回去見見咱娘吧,村子裡有喜事,咱娘一定知道是誰家。”
萬貴沒上當,萬喜也不以為意,牛車繼續拉著兩家人往萬家老宅走。
路上碰到村裡人,兄弟倆熱情的和村民打招呼,村民倒也沒不理人。
“喲,這是萬貴和萬喜回來了,得有好幾年沒回來了吧。”
“是啊九叔,這幾年在鎮裡找了工作,不好請假常回來。”
叫九叔的人撇撇嘴,鎮上離村裡才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