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華在心裡感慨,這還真是世事難料啊。
她一直覺得自己這輩子之後跟軍區就沒什麼交集了,沒想到,今天居然和於成龍的頂頭上司相親。
仔細一琢磨,要是再嫁回軍區,應該會相當有意思。
也不知道於成龍一家看到她會什麼表情,想想都覺得精彩。
付文山家裡也沒彆的人了,他家以前開糧店,前些年鬨鬼子,全家都被鬼子殺了,就剩他一個。
這樣就避免了婆媳矛盾。
而且特殊時期,他這身份也沒什麼能踩雷的地方。
這麼想著,常玉華也不扭捏。
“付團長這麼有誠意,我也不是不爽快的人。
我的情況你都知道,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還和於成龍有過那麼一段。
既然你主動找我,說明你不介意,以後這件事就不能成為吵架的理由。
但我也是被嚇怕了,你要是有什麼青梅竹馬,或者失蹤的未婚妻,趁早說出來。
我可不想再經曆一回那樣的事兒。”
付文山認真地看著常玉華。“這一點你放心,我家就是普通老百姓,沒條件定什麼未婚妻。
青梅竹馬就更不可能了,我小時候蔫兒壞,小姑娘不被我嚇跑就不錯了,哪會和我成什麼青梅竹馬。”
常玉華心裡想,那可不一定,就他現在這身份,要是有以前認識的姑娘現在過的不好,貼上來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兒,等以後要是真出問題了再說唄。
就這樣,常玉華和付文山算是確定了關係。
在那個時期,兩人確定關係後,辦婚禮的日子定下來的就快了。
付文山每次休息,不是到城裡幫常玉華出攤,就是去常玉華家裡幫忙乾活。
才過了兩個月,他倆就把日子給定下來了,下個月二十八擺酒。
常玉華開始往家裡倒騰嫁妝。
做棉被的布料和棉花,有的是從城裡買的,有的是從空間裡拿出來的。
村裡郭嬸子她們這些嬸子都來幫忙做。
暖壺、搪瓷臉盆、搪瓷杯子這些也都置辦齊了。
付文山跟村裡人相處了幾個月,也都混熟了。
這時候才1950年,還沒有“三轉一響”的說法,但他還是把自行車、手表、縫紉機都買了。
用付文山的話說:“咱以後要一起過日子,這些東西遲早都得買,趁著結婚都買了,全是新的,寓意也好。”
所以他倆結婚的東西,跟彆人家比起來,那可豐厚太多了。
不過也沒人說什麼,付文山是團長,每個月有津貼,常玉華每天出攤也沒少掙錢。
就是大家覺得這倆小年輕不會過日子。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婚禮這天。
一大早,付文山就開著軍車來接親。
村裡這邊,郭村長和郭嬸子幫忙張羅,擺了二十幾桌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