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十年,天元神朝與上古周家為爭奪一處新現世的太古秘境,爆發大戰。
神皇禦駕親征,百萬劍修旌旗蔽空。三年鏖戰,神朝雖勝,攜威歸來,威望臻至頂峰。
然以魔帝眼界,豈會看不出?神皇與周家之主那場絕世碰撞中,雙方皆已受了極重的道基暗傷!
神皇借助聖藥強撐二十載,直至太子的皇道龍氣大成出關,方溘然長逝,龍馭上賓。
太子繼位,是為明煌神皇。
新皇登基,這讓殘存的降臨者們重新燃起了希望,長公主、瑞親王乃至大儒學士,竟罕見地放下成見,聯名上書,要求重啟鎮魔塔。
然而,明煌神皇比其父更為狠辣決絕,不僅斷然拒絕,更借機進行了一番清洗,數位跳得過高的郡王被瞬間貶黜,雷霆手段令人膽寒。
見此情形,戾天魔帝雖暴怒,卻一時無可奈何。
千麵魔尊沉聲道:“一代神皇不行,那便再等一代!隻要棋子尚在,機會終會來臨。”
戾天魔帝頷首,目光再次投向長河,這一次,他們準備攫取五百年後的浪花。
而【悟道天下】內,秦時已閉關百年。
他翻閱的玉簡、獸皮、道書,堆積如山,填滿了三間靜室,總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卷,正合天道一元之數。
他的意識仿佛化作了一座亙古的熔爐,將道、魔、佛、儒、巫……諸子百家的理念儘數吞噬、熔煉,去蕪存菁。
“我的悟性,在此界…當是斷崖式的領先。”秦時心中自有評判。
這並非狂妄,而是事實。他降臨的這具皇朝老祖身軀,本就是天元大陸古今天賦第一人,否則也無法修至此界至尊。
但令他疑惑的是:“此身原主參悟這些典籍三千年,卻對其中許多關隘遲遲無法領悟……”
“他三千年的積累,其深度竟不及我二十年的悟道。若非我重築理論,尚可再提前十年。”
如《無極道藏》三千卷,最高深處需明“氣與神合”、“天人感應”之妙,原主苦思千年不得其門;
《上古周天星辰總綱》,需於識海完美勾勒周天星鬥運行軌跡,體悟那冰冷星空下的永恒秩序,原主耗費無數心血,始終差之一線;
《皇極驚世書》,核心在於理解“以人道統禦天道”、“以王朝氣運鎮壓萬法”的無上霸道,原主雖為神朝老祖,卻始終未能真正融會貫通。
而這些於秦時,稍加思索,便可洞明。
時光無情流逝。
第三百年。
秦時滿頭灰發,因神魂極致消耗,悄然染上霜白,麵容更加蒼老。
他研習《九幽噬魂魔典》,感受那以生靈情緒、欲望為燃料的熾烈與掠奪。
他體悟《太上忘情錄》,近乎冷酷地剖析自我七情六欲,試圖觸摸那天道般的絕對理性。
“所有的術法,神通,其力量根源,皆在規則框架之內運行…”
“所謂的強弱之分,不過是對規則利用效率的高低…”
“終結,並非徹底的消亡,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歸於墟無,方能孕育萬有…”
秦時開始觸摸到一層更深邃的屏障。
此三百年間,外界亦不安寧。
那位降臨為瑞親王的驕子,在漫長等待中徹底失去耐心。
終於,在一個暴雨傾盆之夜,他鋌而走險,率麾下私軍強衝鎮魔塔!
結果毫無懸念,被常年鎮守於此的祖地禁軍無情格殺,鮮血染紅了塔前的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