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繼續僵持,但蘇淺行的境界卻不如陳天雄。
雖然同為聖王,但是陳天雄冠以巔峰,是否擁有這兩字存在著天差地彆。
蘇淺行雖是聖王,但是卻有著儒修的通病,身體過於羸弱。
陳天雄經驗老道,也知道如何破儒修的浩然正氣,以內勁落在蘇淺行的身上,在他的身前留下一個巨大的刀傷。
“君子自欺以誠,雖傷猶未傷。”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
真正的修養在於心念純粹,若能以誠心自持,則外物之傷不擾本心,雖受其形,未損其神。
此言一出,天地共鳴。
話音未落,時光長河竟為之倒轉。
尚未滴落的鮮血被無形的法則之力強行拽回傷口。
轉瞬之間,那道猙獰刀傷已愈合如初,蘇淺行的氣息也重新回到巔峰。
尋常儒修能夠借助浩然正氣溝通天地,但言出法隨的能力卻受製於自然法則的限製。
比如說,身旁有著火元素,這才能夠使用出火,而不能違背天地規則,憑空地捏造出水來。
但是蘇淺行所修得的聖人極境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你說這兒沒有水規則?
沒事,我說有就有。
不信?那我們就開始論道吧。
但全天底下有誰耍嘴皮功夫能夠比得過儒修,更彆說儒道魁首的蘇淺行了。
和他論道?真是閒著沒事做了。
這也是他的恐怖之處,可以憑空捏造自己想要的規則。
見蘇淺行再度恢複全盛之態,陳天雄感到有些難纏,卻絲毫不掩話語中的鄙夷。
“儘是些逞口舌之利的把戲。”
果然儒修是最膈應人的,真想要將他的嘴給撕碎了。
“你殺不死我。”
蘇淺行平靜道。
“因為我和你同為聖王,你隻比我高一個小境界。”
“我身上還有著諸多保命的手段。”
“我……”
隨著蘇淺行每一句話落下,他身上的浩然正氣就不斷地增多。
“我與大帝一戰而惜敗。”
“四舍五入,大帝隻強我一分。”
蘇淺行最後一句話落下。
身上的浩然正氣比先前更為地雄渾,竟在周身形成一道璀璨的文華屏障。
這也是他對能力的一種運用,雖然他的能力很變態,但是也要遵循著現實中存在的,容易被大眾接受,他能力就越容易實現。
如若他說“我一招能夠秒殺大帝”。
按照理論上說,“我思故我在”的能力能夠將其實現,畢竟這個能力沒有上限。
但是以聖王秒殺大帝,這是一個謬論,沒有人會相信,也自然難以實現。
兩人不約而同地同時散發出聖威,在空中形成領域,控製力量,不讓其泄露出去。
不然兩個大帝之下的最強者的戰鬥,所造成的餘波也不是其餘人能夠抵禦。
兩人的實力十分恐怖,當初就是這兩人和雲長鏡最有望成為大帝。
陳天雄的實力要略比蘇淺行強大一些,但是蘇淺行的極境能力太過於變態,陳天雄一時半會也奈何不了他。
年輕時候,他們也交過手,但都是勝負均等,在步入聖王之後,兩人的道都趨於完善,就更難分出勝負了。
唯一能夠分出勝負的機會,就在誰先成為大帝了。
“你若能成為大帝,蘇家的地位也能夠水漲船高,和幾家齊名也未嘗不可。”
陳天雄開口道。
他對於蘇淺行有著很高的評價,若他真的能夠以儒稱帝,那真的是開曆史之先河了。
而且蘇淺行的道很變態,哪怕初成大帝,其真實戰力也不會弱於一些老牌大帝。
表麵上兩人已經停手,但是卻各自分出一縷靈識繼續模擬著戰鬥,企圖更加詳細地了解對方的道,從而尋得破解之法。
兩人開始閒聊,但暗中的爭鋒卻極其凶猛,短短時間內,就戰鬥了不下數千招。
“蘇家底蘊太弱,取代陳家還為時尚早。”
蘇淺行平靜道。
他和陳天雄也不對付,嘴上自然是不會客氣。
但他說的也沒錯,蘇家高端戰力太少了,聖人的數量遠遠不如陳家,雲家這兩大家族。
除非,後輩快速地發育起來。
想起後輩時,蘇淺行不由地看向蘇箐許的方向,這小丫頭擁有著一顆玲瓏之心,修行之路倒是暢通無阻。
但是心思太過於單純,嫉惡如仇不懂人情世故,之後難免會吃許多的虧。
說起後輩……
蘇淺行望向雲生的方向,才這麼短時間未見,這小子居然成長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