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一百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_史鑒明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史鑒明古 > 漢一百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一百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 / 1)

古代給予俸祿的官員,不允許靠氣力謀食,不得經營工商莫業,這也是接受大利不可再繼續獲取小利。與上天的旨意是相同的,已經接受大利,又要進一步獲取小利,連上天都不能滿足其貪欲,又何況是人呢!這正是百姓之所以紛紛愁苦飲食不足的原因。

身受恩寵而身居高位,家庭幸福食祿豐厚,憑借富貴的財力,在下而與百姓爭奪利益。百姓如能比得上他們啊!百姓日日削減月月縮小,漸漸走向窮困。富貴的人奢侈浪費,貧窮的人窮困急迫憂愁苦悶;民不聊生,又怎麼會害怕犯罪呢!

這就是刑罰繁多而奸邪不能製止的原因。天子和士大夫,是百姓所仿效的,遠方各族四方遙望模仿向國內觀察仿效的對象,遠近的人都觀察而效仿他們,怎麼可以身居賢人的地位去做庶人的行為呢!

忙碌不安追求財利,經常害怕缺乏財利而變得窮困,這就是庶人的意圖。忙著追求仁義,經常害怕不能用仁義感化百姓,這是士大夫的意向。

《易經》說:‘居非其位,才不稱職,就會招致禍患。出自《易·解》。’

乘好車驅良馬,是君子的位置;背負擔子,這是小人的事。《易經》這句話說的是身居君子之位而做庶人的事,就會招致禍患。如果身居君子之位,做君子應該做的事情,除了像公孫儀在魯國做宰相那樣,就沒有彆的可以做的了。

“《春秋》尊崇天下統一,這是天地永恒的規律,古今往來一致的通義。如今老師講述的道都不同,每個人的論點各異,諸子百家研究方向不同,旨意也不一樣。所以身居上位君王不能掌握統一的標準,法令製度數次改變,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如何遵守。

愚臣以為所有不在儒家的“六經”科目,孔子學說,都一律禁止,不讓他們與儒家學說並進,消滅邪僻學說,學術係統可以統一而法令明確,臣民就知道服從的對象了。

漢武帝劉徹讚許董仲舒的回答,任用董仲舒為江都相,會稽人莊助也以賢良身份參加考試對答,漢武帝擢用莊助為中大夫。

丞相衛綰啟奏說:“舉薦來的賢良,有的從事研究申不害、韓非、蘇秦、張儀的學說擾亂國政者,請求都給予遣返。”奏請之事被允準。

董仲舒年少研究《春秋》,孝景皇帝劉啟時代被封為博士,進退舉止,不做任何不合乎禮儀的事,學者都用尊師的禮節尊敬他。等到董仲舒做到江都相,侍奉江都易劉非,易王劉非,是漢武帝的兄長,向來驕橫,好勇鬥狠。董仲舒用禮義輔佐糾正他,易王也向來敬重董仲舒。

春季,二月,漢武帝頒布赦令。

朝廷發行三銖錢。

夏季,六月,丞相衛綰被罷免。丙寅,任用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蚡為太尉。漢武帝向來看重儒術,竇嬰、田蚡都喜愛儒術,薦舉代人趙綰為禦史大夫,蘭陵人王臧為郎中令。

趙綰奏請建立明堂用來朝見各國諸侯王,並且推薦其老師申公。

秋季,漢武帝讓使者帶著五匹帛上麵再加美玉、安車駟馬用來迎接申公。申公到了長安城,拜見漢武帝。漢武帝詢問國家治亂的事情,申公年齡已經是八十餘歲。回答說:“治理天下的人不在於多說話,而是要看儘力乾得如何罷了。”

喜歡史鑒明古請大家收藏:()史鑒明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亡夫死遁歸來稱帝,我成了白月光 天下歸墟我歸客棧 太好了是鹹魚後媽,孩子有救了! 三分野!純愛難馴 萌學園:時空之輪 師傅!大師兄他殺瘋了 掏空家產後,糙漢他冷臉洗床單 神印:柔弱的我,竟是魔族星魔神 夢幻三界之九天絕戀 原神:用我的眼睛見證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