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吧,我就覺得丫是不認識。但是你看看造型也知道不一樣啊!”阿國還在那抱怨著,猛然一頓,轉頭叫道:“什麼?!老大你說我們回到了十九年前?”
易舟發動車子,沉著道:“我還不能完全確定。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
“這……”阿國從來沒想過會麵對這種事情,一向樂觀的他也有些慌亂了。
易舟發動車子,繼續往前走。
他們終於能看見路邊有指示牌了,指示牌跟收費站一樣老舊,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上麵寫著山鬼縣三個大字,並畫了個向右的箭頭。
這地方沒有所謂的下水係統,地麵上的雨水混雜著泥土,形成流動的黃漿。水流覆蓋著馬路,模糊了路的邊緣。易舟隻敢開20邁,龜速前行著。
天色漸晚,他們追尋著薄弱的燈光到了縣城裡。
這裡人口還算密集,低矮的房子密密麻麻紮在一起,毫無城鎮規劃可言。最高的建築是縣政府大樓,隻有六層高。
樓裡麵黑洞洞的,好像沒什麼人。鐵閘門閉的緊緊的。
易舟把車停在院門口,冒雨下車,敲了敲簡陋的保安室的窗子。
看門的是個大爺,穿著不知道轉了幾手的相當不合身的製服推開了窗。
他的口音更是濃厚,幾乎令易舟聽不懂,二人的溝通非常艱難。
易舟總算想起來之前為什麼覺得這種口音耳熟了。因為當時在津心醫院開放日活動上,何大山就操著這樣的口音。何大山,正是三項地區的人!
看著易舟這費勁的樣子,阿國也下了車,充當起了翻譯。
他一口京片子,自然也是不懂大爺在說什麼,但他強就強在肢體表達很清晰,連比劃帶指,不斷強調重點音節,總算把大爺的話摸了個大概其。
易舟問,能不能進去找相關負責人。大爺說,天氣太糟糕,大家都提前回家了。
易舟又問,沒做什麼防汛措施嗎。這句大爺沒聽懂,反問防汛是什麼東西。
易舟問哪裡可以歇腳入住,大爺說對麵有家招待所,外地人來了都住那裡。
他們轉頭一看,馬路斜對麵確實有家招待所,也沒名字,就是掛了一個簡單的牌子,端端正正寫“招待所”三個大字。
招待所後麵有個小院子,他們將車停在了裡麵。
三月的天,本來就帶著微弱寒意。易舟和阿國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乾的地方,冷得發抖。
他們拎著包和一堆東西,慌慌張張往室內跑。
進入招待所,時代氣息撲麵而來。
淡淡的黴味兒飄在空中,門口鋪了一張被踩得看不出本來麵目的紅色迎賓地毯,邊角已微微發黑,翹著邊兒。
昏黃的燈光從天花板上那盞老舊吊燈灑下,照出了斑斑駁駁的牆壁。除了那盞吊燈,牆麵上還掛著長條的熒光燈,肉眼可見的脈衝與頻閃,一下子把易舟拉回到小時候。
牆壁上刷著老式的綠色高位踢腳線。牆角擺著書報架,外側夾著幾種不同種類的報紙,架子上則堆放著一些書籍雜誌。
喜歡待神請大家收藏:()待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