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技術裁判們正緊盯著屏幕,一幀一幀地反複回放林曉凡的每一個跳躍動作,試圖找出不規範之處。
他們的腦子如同高速運轉的計算機,各種數據在腦海中瘋狂閃過。
她的分數究竟會達到多少?
會不會突破二百大關?
會比第二名高出多少?
而現在,最為棘手的是,該怎麼去平衡這個分數?!
“真的沒有再壓分的空間了!”
一位技術裁判忍不住低聲抱怨,聲音裡滿是無奈與苦惱。
誰能料到,原本以為不過是一場毫無懸念、輕輕鬆鬆就能掙到工資的b級賽事,如今卻令他們陷入了困局。
在國際滑聯,多年以來逐漸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則——根據資曆區彆打分等級。
對於歐美花樣滑冰傳統強國,采用的是第一檔打分標準;
對於那些在會費讚助等方麵貢獻較大的國家,會給予鼓勵與支持。
選手知名度越大,待遇越好。
當然,他們絕不會承認這是所謂的國籍優勢,或者是雙標對待,隻輕描淡寫地稱之為適當的人情世故罷了。
裁判們彼此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的皆是無奈。
他們通過眼神無聲地交流著。
“實在找不到扣分的地方了!”
“無論是用刃還是周數,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之前給出的goe執行分)已經夠苛刻的了!”
“明顯不合理的扣分會被調查懲戒的!”
“算了,算了,難題就交給藝裁吧,反正中國花滑一直以來都被‘公認’缺乏藝術表現力嘛~”
權衡之下,技術裁判們終於紛紛無奈地按下了分數鍵。
與此同時,在藝術裁判這邊。
喬莎的目光被冰麵上那“白色冰鞋”的圖案深深震撼,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毫不猶豫地打出了分數:
節目編排:9.75
藝術表現:9.75
滑行:9.50
“我才不管什麼潛規則呢,在我看來,這一套節目就是滿分級彆的表現!之所以沒有打10分,是因為冰鞋損壞確實對她的發揮產生了一定影響,還有進步空間,期待在下個賽場上看到她定級表現!”
節目內容分的評判規則:
由9名裁判分彆針對節目編排、藝術表現、滑行技術這三項進行打分,隨後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再取剩餘7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最終得分。
分值範圍設定在0.25至10分之間,每次以0.25分的幅度遞增。具體的等級對應為:1分代表很不好;2分意味著不好;3分表示弱;4分是中下水平;5分屬於中等;6分代表中上;7分表示好;8分代表非常好;910分則對應出色。
最後,節目內容分會乘以相應的係數得出最終分數,女單自由滑的係數是2.67。
當其他藝術裁判的分數也陸續打出,節目內容分最終計算出來後,喬莎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這太不公平!”
……
曆經將近十分鐘的打分,
最後一名選手,林曉凡的最終成績終於出現在大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