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不僅僅是政治聯姻的利弊權衡,而是關乎女兒一生清白、關乎柳氏滿門清譽、甚至關乎生死存亡的抉擇!
“混淆血脈……動搖國本……欺君之罪……”
柳方正低聲呢喃著這幾個詞,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
他猛地閉上眼,再睜開時,眼中已是一片決絕的清明和凜然的怒火!
他不再猶豫,鋪開禦用的素色奏本,提起飽蘸濃墨的紫毫筆。
筆尖懸停在紙麵上方,微微顫抖,仿佛凝聚著千鈞之力,下一刻,他手腕沉穩落下,筆走龍蛇,力透紙背:
臣柳方正,誠惶誠恐,萬死頓首謹奏:
為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準允小女柳明薇與大皇子景昭殿下退婚事。
臣聞:婚姻之禮,上承宗廟,下繼後世,關乎人倫大義,社稷綱常。
故《禮記》有雲:“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
然今大皇子殿下與臣女之議婚,本承陛下天恩,臣闔家感戴涕零。
然近日洛京內外,流言洶洶,穢語囂囂,所涉之事,駭人聽聞,直指殿下府邸清譽,更關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方正的筆鋒在此頓住,深吸一口氣,眼中厲色一閃,繼續寫道:
……更關乎皇室血脈之純正,國本之穩固!市井傳言雖不足儘信,然其言鑿鑿,繪聲繪色,竟涉及殿下子嗣血脈存疑之論!
臣聞之,五內俱焚,肝膽欲裂!此等流言,無論虛實,已如汙穢之泥,潑天而降,玷汙聖聽,動搖人心!
臣女明薇,雖蒲柳之姿,然自幼蒙受庭訓,稍知禮義廉恥。
柳氏一門,累世清名,皆賴忠君愛國、謹守本分之訓。
若令小女於此時嫁入天潢貴胄之家,正值此等汙穢流言漫天、疑竇叢生之際,非但於小女名節有損,清白難辯,更恐令柳氏百年清譽蒙塵,使天下人誤以為臣攀附權貴,罔顧大義!
陛下明鑒!
清流立身之本,在乎“清”、“正”二字。
臣執掌風憲,糾劾百官,更當以身作則,持身守正,若明知流言如沸,疑雲密布,仍貪慕皇家富貴,將小女送入此是非漩渦之中,則臣有何麵目立於朝堂?
有何顏麵麵對天下士林清議?此非但非愛女之道,實乃陷柳氏於不忠不義之地也!
伏惟陛下聖明燭照,體察臣之拳拳愛女之心,護持清流風骨之念。懇請陛下念及人倫綱常、皇室清譽、臣門清白,收回賜婚成命,準允臣女與大皇子殿下退婚!臣不勝惶恐戰栗之至,謹昧死以聞!
臣柳方正頓首再拜!
最後一個字落下,力透紙背,仿佛耗儘了他全身力氣。
柳方正放下筆,額角已滲出細密的冷汗,他沒有封口,直接將奏本攤開在書案上,讓墨跡在燭光下自然風乾。
字字泣血,句句誅心!他將柳家的清譽、女兒的清白、以及那指向皇室血脈的巨大疑雲,全都押在了這份奏折之上!
他喚來最心腹的長隨,聲音嘶啞卻無比堅定:“即刻……送入通政司!直呈禦前!任何人不得阻攔,不得詢問!”
長隨接過那仿佛重若千鈞的奏本,感受到主人視死如歸的決心,肅然領命,轉身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柳方正獨立窗前,望著皇宮的方向,臉色蒼白,眼神卻異常堅定。退婚的奏折已成,他已無退路。
接下來,就隻看那九重宮闕內的雷霆之怒,將如何傾瀉!
喜歡退婚夜,我被公主撿屍了請大家收藏:()退婚夜,我被公主撿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