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昭明麵露疑惑,“你所求為何?”
白景時為人他了解。
這些年,一直幫著明王府做事。每一件差事都辦的漂漂亮亮,卻從未有所求。
突然這般,當真是在盛都被為難了?
卻聽見白景時道,“學生想求王爺給陸啟文一個恩典,特許他也能夠科考。”
盛昭明錯愕,愣怔的望著他。
說完,白景時向前膝行兩步,急急道,“王爺,啟文之才遠在我之上,論才智計謀更是遠勝尋常幕僚,他這樣有才華的人,不該止步於一個童生的功名。”
“若王爺肯發話,允他科考,他定能在二甲之列。”
盛昭明無奈一笑,“你先起來。”
他去扶,白景時卻不肯。
盛昭明搖搖頭,“本王愛才,當年與啟文相識之時,便已經向父皇提過此事。”
他也是愛才之人,當然不忍心見陸啟文就此止步科考。
“可陛下不允,言道開國先祖定下的規矩,不可輕易更改。而且,陛下對科舉一事......”
盛昭明歎了一口氣。
陛下心中對科舉一事有結。
朝中上下,包括他們幾個兒子,沒有一個人敢在科舉一事上進言,他說過一次,已然惹得陛下不快。
後來,他大著膽子又提了一次,陛下並無回應。
再來一次,他倒是敢,但他怕陛下會降罪陸啟文啊。
白景時目露失望,“......半點餘地都無?好歹,好歹讓啟文考至鄉試啊?”
讀書人,苦讀十餘載,不能科考委實太傷。
盛昭明將他扶起,“你不是第一個這麼求本王的人,魏副將也曾用軍功請本王去說和......隻是,此路不通。不過,你也莫要為此傷懷,本王不會讓啟文的才華被磨滅的。”
白景時握著玉佩拱拱手,“多謝王爺。”
他帶著玉佩告辭離開。
盛昭明望著他的背影目露豔羨,“真心換真心,啟文有摯友,希望本王的真心,也能換來同等的回應。”
想了想,他喊來古一,“本王是不是好些日子沒去看望老師了?”
古一望了他一眼,又迅速低頭,“是,您最近都在軍營,約莫十天不曾去看望安大人。”
哪次不是剛離開軍營,第一時間就是去安府蹭吃蹭喝?
前天剛回來的傍晚就去過了。
王爺也好意思說這話。
不過嘛,還是去安府吧,安府總有新鮮的好東西。
他也喜歡!
盛昭明煞有其事的點點頭,“該去看看了。”
正好用晚膳。
到了安府,卻見隻有安行一個人在用膳,不由驚訝道,“府學上學這麼辛苦的?啟霖還未回家呢?”
安行搖搖頭,“今日啟霖回了陸家,說是找人做個車子上學用,省的遇到車馬相撞堵在半路,容易遲到。”
盛昭明聽出了重點,好奇道,“他遲到了?怎麼被罰的?”
他從前在禦書房讀書,沒挨過罰。
安行:“......被當麵斥責幾句,要他寫了悔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