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重視算學的事傳到了青其府。
瑞王煩躁道,“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旁的幕僚道,“王爺,陛下既然重視,咱們王府也該拿出態度來才是。”
總不能嫌麻煩就略過去。
陛下會不喜。
如今盛都朝野上下都明白,陛下是要看王爺們在封地的表現,以此作為評分考績,就是用官員升遷的那一套判定王爺可否升遷。
誰升遷,誰就是太子,將來的天子!
“本王知道該拿出態度,但該怎麼拿?本王聯合其他府也辦賽事?這可要花不少銀子......”
他真的沒錢了。
王府的開支是小頭。
養著“那些人”是大頭,每年還要給鎮西軍那意思意思,他哪來的銀子辦賽事?
好煩。
早知道當初就要嘉安府或者興越府了。
雖然離盛都遠,但那兒富庶啊,富商也多,可以挨個薅。
哪裡像青其府,本地商人少就算了,一個個都鬼精鬼精的,薅一次後就再百般推脫,再也不好哄了。
整個青其府都是些被官府管製的石頭,眼下他不敢再私挖,到底怎麼才能弄銀子?
梁先生對怎麼掙銀錢毫無建樹。
但他知道該怎麼省錢。
“王爺,聽說嘉安府和興越府正準備辦弈數擂台,不如王爺給豫王修書一封,說打算共襄盛舉,帶著青其府的學子也去參賽?”
瑞王挑眉,“他們不是選了興安渡口?那兒是兩府交接處。”
嘉安府和興越府各自占了一半。
算是守住藩王不得離開封地的規定,讓他想要捏把柄都捏不到。
而且,既然選在那,也就意味著雙方花銷自行負責。
就算他修書向父皇請願得了同意,也是橫插一杠,那兩個如何能願意承擔他這邊的花銷?
梁先生微笑道,“王爺可以用陛下當借口。”
“陛下?”
瑞王挑眉,“借口?”
“明王其人在下看不透,從前他在盛都年幼,甚少接觸,但在下與豫王的人經常交手......豫王,包括豫王的幕僚,大都好大喜功。”
“王爺若是裝作不知明王和豫王的約定,先在書信中捧豫王幾句,順便提及陛下對算學的重視,並提出打算在青其府辦算學賽事,邀請豫王帶著學子們前來興越府和青其府的交界處比賽。
他肯定會懷疑王爺是想在陛下麵前露臉,故意要出這個風頭,定不想您如願。屆時,若有人吹吹風,讓他跟陛下上書請願,想邀請您與明王直接去興越府比賽......”
瑞王皺了皺眉,“說的容易,老二又不傻,怎麼會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梁先生環顧左右,湊上前低語了幾句。
瑞王睜著眼睛,一臉驚訝,“當真?”
梁先生鄭重點頭,“才送來,來王爺書房之前,在下檢查過,筆跡對得上,消息應該是真。”
瑞王眼珠子一轉,“本王能收到,老二定也能收到,就依你所言去辦。”
他拾起筆,認認真真寫了一封信。
“豫王兄殿下......”
寫完信,命人送了出去,他不由悵然。
父皇南巡,也不知會不會來青其府一趟?
若是看見被燒毀的群山,到現在都沒能恢複,會不會當場責罵?
.....
府學辦事效率極高,很快就通過一場小算學賽事選出了三十個能去興安渡口的學子。
陸啟霖當仁不讓,乃其中的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