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昭明抬眼,麵露詫異。
他和父皇不是商量的好好的,怎麼突然變卦了?
難不成,是想要再“你來我往”一番再同意?
堵上一旁這些蠢蠢欲動人的嘴?
盛昭明趕緊爭取道,“父皇,邊境有異,我身為太子怎能置身事外?請您允我前往。”
天佑帝仍舊搖頭,“你乃太子,身係一國安危,豈可以身試險?朕,不同意。”
一旁的朝臣也紛紛道,“殿下,而今隻是一場小侵,小打小鬨的,不算什麼,您何必要親自去?”
“再說,就算是大戰,自有將士們出征,您身為太子,當以社稷為重。”
“是啊,西北邊境這些年雖然安穩,但西荒部落之人一直賊心不死,倘若被他們得知您在西北的消息,恐是要多生事端。”
也有人說的直白,“西北邊境凶險,您千金之軀,還是留在盛都為好。”
盛昭明態度堅決,“本宮當初在東海水師時,也曾以東海水師統帥之職,親自上陣擊殺海寇,也算有行伍經驗,如何不能去?”
“至於威脅,西北有西北軍鎮守,自是安全無虞,便是有些風浪,大的過本宮當日迎戰海寇的風浪?”
說著,盛昭明又上前一步,“兒臣懇請陛下允準。”
天佑帝垂著眼,沒搭話。
這......
見太子態度斬釘截鐵的,而陛下似乎要動搖了,眾人立刻調轉槍頭。
“陛下,太子殿下可是您最疼愛的兒子,他的安危乃朝堂所係,臣等請陛下擇一良才前往。”
前幾日陛下被太子殿下催的不耐煩,可千萬彆想著為了將人打發走就同意啊。
眾朝臣希望天佑帝的態度能再堅決點。
天佑帝的目光繼續在人群裡遊弋。
很快,一個老頭站了出來,“不若老臣去吧。”
眾人嘩然。
居然是“擺爛”了十幾年的許國公,許峰。
有人忍不住用眼角的餘光去瞥殿外的天。
這太陽也沒從西邊出來啊。
就連盛昭明也震驚不已。
他是找許國公當“助手”,沒說讓人頂頭陣啊。
感覺到了他的目光,許國公朝他動了動唇角,又用眼神去瞄天佑帝。
殿下,看明白了吧?
陛下有主意呢!
盛昭明擰眉。
父皇為何突然改了主意?
在眾朝臣的驚訝目光裡,天佑帝朗聲道,“既然鎮國公寶刀未老,有心為國出力,朕就允了。”
自許國公卸甲歸田後,他都婉拒彆人喊他的封號“鎮”,說是覺得力有不逮,有愧這個字。
此時,陛下重新喊許峰為鎮國公,立刻又讓人想到了他曾經威風凜凜的模樣。
瑞王的人看了一眼,隻覺得情況有些不妙,立刻有人上前道,“陛下,鎮國公年紀大了,舟車勞頓的,且西北苦寒,還是換個人選吧。”
天佑帝充耳不聞,繼續道,“我朝邊境安穩牽一發而動全身,既然西北軍需要邊防巡撫督率,那北地也是需要的。”
他目光落在許國公身上,“而今鎮北軍並非是鎮國公擔任總兵,西北邊境之事,北地極有可能也會發生......”
這,話裡的意思可就耐人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