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日,今年院試的成績就出來了。
案首,陸啟文。
等衙役來通報的時候,整個槐花巷又一次沸騰了。
鄰居們紛紛來道喜。
“恭喜恭喜啊,陸家兩位郎君好生厲害,一門雙秀才罕見,這一門雙案首,小老兒實在是聞所未聞,有生之年能得見,恰好又是近鄰,當真是無憾了。”
陸啟文笑著道謝,“聽聞老丈家中也有一個小孫子正在學堂進學。”
老丈聞言眼睛發亮,“是啊,他若是能得陸案首你一兩分,老丈就是死也瞑目了。”
“您可千萬彆這麼說,您家小孫子一看就是個聰慧的,是個讀書的料子,若不嫌棄,我這有一本論語注解......”
還未說完,老丈已是忙不迭應聲,“不嫌棄不嫌棄,能得案首的舊書借閱,已是天大的喜事。”
陸啟文含笑,“那明日可彆忘了。”
說著,又去招呼其他客人。
不然家裡人可太辛苦了,招架不住這麼多人。
老丈滿臉喜色,美滋滋想著,“哎呀,若我小孫子能考上,便是祖墳冒青煙了啊,一定給祖宗們燒大錢。”
說完,他捂著嘴,“哎呀,我咋說出來了。”
在人家家裡這麼說,可不太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旁幾個鄰居們聽了,對視一眼,暗道,那平越縣的陸家村是什麼風水寶地不成?
出了陸家大郎和六郎這樣驚才絕豔的讀書人不說,他們家難得一見的二郎也是人高馬大,一看就是個武藝強的。
到底什麼樣的祖墳,能出文武雙全的人才來?
有些心思活泛的,不禁在想,要不先去那個什麼村買幾畝地?
若真是個好地方,想個辦法遷墳?
能在府城住的人家,俱有些家資,是以今日上門來送的都是上好的文房四寶。
陳氏和陸豐收招待的間隙,對視一眼。
陳氏點點頭,悄悄尋了王氏,兩人齊齊回了後院。
“玉蓮,你問問梅花和水仙,家中可有一些玉容坊的存貨?”
王氏立刻道,“我去問問。”
她這幾年時常去筆墨齋給小六選讀書用的東西,方才在外頭也瞧見了,鄰居們送來的東西都價值不菲,家裡準備的回禮隻是一些吃食,有些拿不出手。
陸梅花和陸水仙年歲見長,是以就在後院招待鄰居家的姑娘們和孩童,見王氏回來,陸梅花就問,“娘,前頭不忙嗎?”
她們這兒都忙的很,前頭應該更忙才是。
王氏低聲問,“玉容坊的東西,家裡可還有多的?
“有,娘要哪一種?種類多,但數量都不多。”
每個月都要出新,是以家中專門有個小房間放這些東西。
王氏想了想,“你帶我去看看。”
等到了小庫房,她依著鄰居們送來禮,想著他們家的景況,一一選了要添置的回禮。
陸梅花見她選的幾樣,不由笑道,“娘,您常去玉容坊後,練出了一雙利眼啊,這些東西價錢都差不多。”
王氏看了看籃子,也笑道,“都是街坊鄰居,他們送的禮雖昂貴,卻也不重複,想來都是提前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