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盛昭明帶領鎮北軍以少勝多,殲滅北雍軍四萬,俘虜敵軍一萬餘人。”
天佑帝聞言,滿臉不敢置信。
他接過報信之人手裡的奏報,看了又看,遞給王茂,“你給朕念一念?”
他怎麼感覺這些字都認識,放在一塊有點讀不懂了呢?
令他有一種在做夢的恍惚感。
王茂張嘴就念,念完也是合不攏嘴。
半晌後,他以袖拭淚,喜極而泣道,“陛下,是真的,太子英武,竟然以少勝多贏了,還抓了那麼多的俘虜。”
據他所知,北雍軍駐紮在界北河的約莫六萬,這殺了四萬,俘虜了一萬多,還有部分臨陣而逃的潰兵,能對上數。
太子盛昭明,也,也太厲害了些。
這麼多年了,彆說是天佑帝登基後,就是曆代先帝在朝時,也沒有一場戰役能有如此大捷。
順暢的宛如神助。
王茂躬身笑著,“陛下,太子不愧是您最疼愛的兒子,英勇像極了您,這氣運也是隨了您。”
天佑帝哈哈大笑,“這你可說錯了。他啊,遠勝於朕。”
有這樣的一個兒子,他真真是欣慰極了。
也罷,幾個蠢貨的聰慧都落在小五身上,大盛也算是後繼有人。
有小五在,定能再延綿幾百年!
捷報傳進盛都,整個朝堂上無一人不誇讚太子盛昭明。
原先與豫王一係有沾染的朝臣們,卯足了勁誇太子。
而瑞王一係的,委實也說不出什麼違心之語。
見旁人不停誇讚,也隨口附和幾句。
更有甚者,在下朝後聚上了,紛紛商議著以後該如何行事。
說實話,此戰過後,盛昭明已是名副其實的太子。
待此役傳開,彆說是朝臣心服口服,便是在老百姓中,定然也是民心所向。
再想扳倒,很難了。
就算此時再出一個科舉舞弊案,隻要不是太子做的,他的位置仍舊穩如泰山。
整個盛都洋溢在喜悅中。
天佑帝讓人召回了讓出去的調度衛所的將領,改選文臣前往北地。
此役北雍輸了,那麼多俘虜,北雍總得要回去。
不管此戰是何原因開始,北雍都必須主動派人在界北河商談。
若是對麵不來談和,那他......
天佑帝皺皺眉。
北雍最好識相點來,不然他若是讓小五進攻北雍也並非好事。
畢竟,除了一條界北河,北雍國還有一處天然的屏障,玉羅山。
易守難攻。
想到十多年前那一戰,天佑帝心中痛楚與憋屈翻湧後,又有些暢快。
有生之年能得此勝利,他到了地下也有跟列祖列宗吹噓的本事了。
“走,咱們去孫曦家中。”
他迫不及待想要敲定人選,甚至都等不及召見對方進宮來。
王茂立刻安排隨行之人。
一行人入了孫府。
孫府的門房見是陛下親臨,哪裡敢說什麼通報不通報,一溜煙將對方引到了主子的書房門口。
環顧左右,卻不見之前使眼色提前告知主子的人。
隻好扯著聲音大喊,“大人,陛下到了。”
書房裡,傳來筆墨紙硯滑落的聲音。
還有一人似乎慌不擇路摔倒的聲音。
天佑帝有些著急,上前一步親自推門,“和光,你怎麼了?”
年紀大了,可最怕摔倒了。
裡麵孫曦緊張道,“陛,陛下,我沒事,我這就開門。”
天佑帝等了幾息,卻隻聽見衣料摩擦發出的聲音,越發著急,“和光,你怎麼了?要不要朕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