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書房檸檬清香縈蕩,淩疏影指尖劃過書頁。
這一次,她翻開的不是詩集,而是一本硬殼厚重的舊籍——《政府論》。
作者的名字清晰可見:約翰·洛克。
書是她在書架深處翻出來的,混雜在一堆舊小說裡,書頁邊緣磨損嚴重,顯然曾被多次翻閱。
屋外海浪拍打著礁石,與她此刻閱讀的平靜形成奇異的張力。
“政治權力……是製定法律的權利,……以及運用共同體的力量來執行這些法律……這一切都隻是為了公共福利。”
洛克的話語冷靜而清晰,手術刀般剖析權力的肌理。
淩疏影的目光在這行字上停留良久。
陳瘸子帶來的流民,迫使她第一次超越生態推演,去直麵一個更複雜、更危險的領域:
權力與人性的博弈。
洛克筆下的“自然狀態”thestateofnature)充滿“不便”innveniences),人類因缺乏共同裁判者而陷入衝突。
這荒島,不就是放大的“自然狀態”嗎?
她擁有力量食物),但力量本身並非秩序。
海鷂抱著手臂斜倚在門框上,眼神銳利地掃過窗外那片稀疏的棕櫚林邊緣。
搖曳的篝火映出憧憧人影,是陳瘸子帶回營地的流民。
他們雖不敢靠近木屋,但那一道道投向這邊的目光,隔著夜色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灼熱與渴望。
白天的麵包吃完了,他們還渴求更多。
“喂。”
海鷂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煩躁。
“那群餓鬼,眼珠子都快燒起來了。”
“明天怎麼辦?你手裡那點‘神跡’,夠他們啃幾天?啃光了,咱們喝西北風?”
“還是指望他們自己下海?浪大點就能卷走倆軟腳蝦!”
她不屑地撇撇嘴。
淩疏影的目光從晦澀艱深的文字上抬起。
油燈的光暈在她眼底跳躍,一抹極淡的青綠色芒光一閃而逝。
青靈的計算推演在此時無用,那屬於生態與物質的領域。
此刻她腦中翻騰的,是洛克筆下關於財產權property)的基石論述:
“他的身體所從事的勞動和他的雙手所進行的工作……是無可爭議地屬於他的。”
陳瘸子離去時那敬畏又恐懼的眼神,營地篝火旁壓抑的哭泣與歡呼,如同投入她平靜心湖的石子,漣漪擴散,迫使她思考:
如何將流民純粹的求生欲,轉化為一種可持續、可管理的生產力?
如何避免洛克所警惕的,力量淪為“支配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的專斷權力”?
“恐懼。”
她指尖拂過書頁上另一段關於“絕對權力”危險的論述,聲音很輕。
“是暴政最廉價的基石,也是最易崩裂的流沙。”
她看向海鷂。
“但純粹的施舍,隻會養出依賴的蛀蟲,最終反噬施舍者。洛克說得對,人擁有自身,也擁有自身勞動的產品。”
“這,或許才是鑰匙。”
海鷂聽得皺眉:
“說人話!彎彎繞繞的,聽得腦殼疼。”
“你就說,明天太陽出來,拿什麼填外麵那群嗷嗷叫的嘴?”
“靠他們自己?他們連根草都拔不利索!”
淩疏影合上書,發出輕微的一聲“啪”。
她站起身,走到狹小的窗前,遙望遠處。
月光灑下。
“靠他們自己。”
她望著在月光下跳躍的灰塵,聲音清晰起來。
“但不是空著手,我會給他們工具,指明方向。”
“他們付出勞動,我提供他們勞動的價值——食物。”
“洛克認為,勞動是財產權的源泉。”
“在這裡,他們的勞動,就是換取生存資料的唯一憑證。”
海鷂一愣,咀嚼著這話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