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與機遇並存。
情報處理告一段落,弦歌才感到腹中饑餓,她走到角落的恒溫箱前,拿出老莫留的烤魚。
魚皮金黃酥脆,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她坐在窗邊的簡易餐桌旁,一邊慢慢吃著,一邊望向窗外沉入海平線的最後一縷金光。
海風帶著鹹腥味湧入,吹拂著她額前的碎發。
晚餐後,她換上輕便的潛水服。
夜色是最好的掩護。她悄無聲息地從研究站後方的隱蔽水道滑入海中。海水微涼,包裹著身體。
弦歌像一尾回歸大海的魚,靈活地穿梭在色彩斑斕的珊瑚叢中。
她此行的目的地,是距離研究站數裡外的一片特定珊瑚礁區——潮汐信箱。
月光透過清澈的海水,灑下道道銀柱。
巨大的鹿角珊瑚如同沉默的森林。
弦歌遊到一株特彆粗壯的紅珊瑚前,熟練地撥開幾叢隨著水流搖曳的海葵,露出珊瑚根部一個天然的、不起眼的小孔洞。
她從潛水服的密封口袋裡取出一個用特殊防水膜包裹的微型數據存儲卡,小心地塞了進去,又用海葵的觸須巧妙地將其覆蓋複原。
這是給“深喉”的指令:
要求其不惜代價,在下次物資補給時,將一套內部維修工製服和權限卡混入送往靜默室的物品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同時,再次強調了撤離通道接應的坐標和時間窗口。
做完這一切,弦歌沒有立刻離開。
她懸浮在海水中,閉上眼睛。
精神如同無形的觸須,輕柔地擴散開去。
她能“聽”到周圍魚群遊弋的軌跡,感受到下方沙層裡海膽緩慢的移動,甚至能捕捉到遠處一艘小型探測船引擎發出的微弱震動。
這是她作為“聆濤者”的天賦,也是她在危機四伏的情報工作中賴以生存的本能。
確認周圍安全無虞,她才像一道影子般,悄無聲息地遊回研究站的水道。
上岸,衝洗,換上乾爽的研究服。當她重新坐回工作台前,屏幕上深藍節點的界麵幽光閃爍。
她調出淩疏影同步過來的錨點最新測試數據,目光掃過那條在模擬淵渦乾擾下依舊保持平穩的綠色能量曲線,緊繃的神經才略微放鬆一絲。
澄光島的進展是黑暗中的燈塔。
她調出研究站內部網絡的權限界麵,手指在虛擬鍵盤上快速敲擊。
一串複雜的指令輸入,係統日誌裡悄然增加了一條無關緊要的記錄:
“申請調用曆史海域聲呐乾擾數據樣本,用於分析座頭鯨幼崽迷航行為模型項目編號:zqh089)。”
這條記錄完美地解釋了她今天下午的行動,也掩蓋了她真正使用的低頻振蕩器頻率範圍——那正是“黑潮”某些通訊設備可能使用的頻段之一。
情報如同深海中的發光水母,美麗而脆弱,需要最精心的編織和最嚴密的偽裝。
弦歌關掉所有敏感界麵,屏幕上隻剩下虹彩水母優雅遊動的影像和舒緩的光譜圖。她靠在椅背上,聽著窗外永不停歇的海浪聲,輕輕舒了口氣。
距離海神祭,還有三天。
喜歡海上無土種田?我點滿藻科技請大家收藏:()海上無土種田?我點滿藻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