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仔細端詳著那銀白色的葉脈,隨後用隨身工具小心挑起葉片,觀察被其覆蓋的根絡。
附著根下有明顯侵蝕痕跡,推特這種植物分泌特殊有機酸,輕微溶解岩表並重新固化,形成強效錨定。
而銀白色脈絡則表示其富含反射性晶體結構,推測可能用於反射過量日照或吸引特定傳粉昆蟲,但需進一步分析。
“地紋藤…這個名字很適合你。”
淩疏影再次命名,並采集了少量葉片和組織樣本。
時間在專注的探索中悄然流逝,陽光逐漸變得傾斜,林間的光線也更加柔和,將樹木的影子拉得很長,淩疏影估摸了一下時間,決定再向前探索一小段就返回。
她穿過一片格外茂密的鳳梨科植物叢,這些植物巨大的葉冠收集著雨水和落葉,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獨立生態係統。
當她撥開最後一片寬大的葉片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微微駐足。
前方不再是密集的叢林,地勢在這裡豁然開朗,形成一片緩緩向下傾斜的坡地。
坡地上覆蓋著一種開著星點般藍色小花的草甸,微風拂過,蕩起層層漣漪,如藍色的波浪。
草甸的儘頭,視線可及之處,是一片更加高大的森林邊緣,在夕陽的金輝下勾勒出深色的剪影。
“真美……”她輕聲讚歎,這片寧靜的藍色草甸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
淩疏影上前,俯下身撚起一寸土壤,在手指中摩擦,搓出幾種不同的壤份。
基於顏色與密度分析,土壤氮磷鉀含量均衡,微生物活性高。
同時,前方森林樹種初步識彆為更高大的闊葉林木,可能存在更豐富的林冠層生態。
淩疏影站在林地與草甸的交界處,沒有立刻踏入那片藍色的花海,她隻是遠遠望著,享受著這意外發現的靜謐美景。
“那裡的生態或許更加不同,”她望著遠方的森林輪廓,眼中充滿了學者特有的憧憬,“也許有更古老的樹木,或者依賴這種開闊地帶動植物傳播的獨特物種。”
她甚至能想象到,若是清晨或黃昏,在這片草甸上觀察動物活動,或是研究那些藍色小花的傳粉機製,該是多麼愜意的事情。
但,夕陽將她的影子長長地投在身後的林地上,提醒她返程的時刻已到。
淩疏影苦笑著搖搖頭,森林中沒有鋪設燈光,雖然有青靈的視野增強,但在黑暗中摸索回家方向依然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更何況還答應了墨磐的圖紙。
趁著天亮,淩疏影沿原路返回,回去的時候路邊那片新長出的野紫蘇。
她到達的時候,大多數紫蘇頂部已經被摘的發禿,看來被不少人采過。
她搖搖頭,居民們的資源可再生意識不強,還需要加強教育,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紫蘇就死絕了。
她沒再采葉,而是挑選兩顆被扒拉得最禿的,從距離根莖約三公分的距離往下挖,連帶土壤與完整的根係,將其挖整出來。
島上每種野生可食用植物都極為珍貴,每次遇到,她都會挖兩顆帶回去培育,這樣,即使因不可控因素導致植物死亡,她也依舊能用保留的小苗,將它的群落延續下去。
其實就是為了避免植物死完了沒得吃。
一路回到實驗室的配苗間,先將禿得隻剩兩三片葉子的紫蘇處理,保留原有土壤,置入專用培育苗盆,使用澄光島出品的息壤將其重新掩埋,用普通淡水定根,放入消殺燈光下殺毒。
紫蘇的成色很好,但野外植物畢竟存在不可控風險,每一株從野外采集的苗苗都要經過消毒工序,既避免野外病菌傳染其他苗種,也促進苗苗生長。
做完這一切,淩疏影從內部門進入主控間,主控台就在這裡。
一眼望去,弦歌還坐在主控台前,帶著耳機,對著屏幕上的波折曲線圈圈點點,屏幕右側是複雜的電碼。
“不是說休息幾天嗎,還在研究那道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