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水母院的墨多,他手指細得像竹枝,還白,正摸著手裡一小塊會變顏色的生物凝膠。
凝膠滑溜溜的,沾在指甲縫裡,他下意識地用另一個手指去摳,沒摳下來,又蹭了蹭褲子。
“他們不光想要我們造的東西,還開始探我們的底了。”
晚宴上武琮問起息壤和勘探隊的事,誰都聽出來了,那些話就是在試他們的底線,一句句都往盟約不想說的地方碰,連旁邊端著酒杯的侍者都看出來氣氛不對。
“武琮就是個軍人,想什麼說什麼,不麻煩。麻煩的是他背後那些商人議會的老狐狸。”
接話的是計算所的薇拉。
她眼睛亮得很,裡頭像有小光點兒在晃,跟那些複雜的水流模型打交道久了,她看人的時候,眼神總像在看隻有她能看見的數據。
“他們想拿航線、安全綁著我們,還想用市場、需求算我們的價值。”
“但他們不明白,知識無法被完全定價,海洋的奧秘也不會臣服於純粹的商業邏輯。”
她說話的時候,手指會無意識地在空中劃小圈,劃著劃著還會停下來,盯著空氣愣兩秒,又接著劃。
蕨夫人坐在主位上,那把椅子是白玉珊瑚自己長出來的,邊緣剛好卡在腰後。
她稍微動了動,讓後背貼得更緊些,冰涼的珊瑚順著脊背散著涼氣,緊繃的神經鬆了點。
她慢慢開口,聲音不高,卻把剛才小聲的議論壓下去了:
“不用管他們怎麼試。”
“千帆城邦的艦隊要靠我們的技術才能好好的,船員身體不舒服也得找我們,就連躲風暴、選航線,都得看我們的預測。”
“他們能當霸主,全靠我們的知識撐著,這種依賴,就是我們的護身符。”
她頓了頓,眼睛掃過每個人的臉,在墨多和薇拉臉上多停了一會兒,才接著說:
“關鍵是,我們能不能一直給他們彆人給不了的東西,還能把我們的知識變成更實在的力量。各部最近‘播種’的事,怎麼樣了?”
話題一下就轉到了盟約真正上心的事上。
所謂的“播種”,並非農業活動,而是盟約各個研究院正在推進的一係列高度機密,旨在從根本上增強盟約實力乃至改變海洋生態格局的戰略研究項目。
這些項目藏得緊,除了核心成員,沒幾個人知道具體內容,每次彙報都得確認周圍沒外人,才敢開口。
珊瑚院的凱恩先開口,他年紀大了,頭發都白了一半,說話慢悠悠的,卻很穩。
他們專門研究生物材料和信息網絡,做的都是跟海洋裡的“信號”有關的事。
“‘海床神經網’項目推進順利。第七批共生節點珊瑚蟲已成功投放在預定海域,它們正在緩慢生長並建立連接。”
“這些節點能夠感知極其細微的水壓變化、水溫波動和特定頻率的聲波振動。”
他說的時候,手指敲了敲桌麵,節奏很勻,“一旦網絡初步建成,我們將能實時感知從海麵到中層水域的大範圍動靜,遠比千帆城邦那些浮標和巡邏艇的監控更隱秘、更全麵。”
這話的意思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