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過了快四十分鐘。
賓客都失去耐心了。
"這席還開不開呀,要是不開的話,就直接出來說一聲,我就先回去了。"
"對呀,反正這份錢給了,也當來過。"
"這婚要是不結的話,是不是可以拿回來,不然感覺有點虧。"
"虧肯定是虧的,就許明瑞那種人,下次你家就是辦喜事,請他估計也會找理由。"
"那種喜歡占便宜的人,要是我臉皮厚一點,我就不過來了。"
"如果不是我家那婆娘一直在耳邊嘮叨,說什麼人家請了,就是看得起自己,是要去的。"
"彆人請,我就是沒錢也得借錢過來喝這頓喜酒。許明瑞和李淑娟這兩人不一樣呀。你信不信,下個月你家要是辦喜事,他們都不會去。"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著,倒是坐在旁邊的吳悅竹聽得津津有味。
畢竟現在這種情況,都可以說是光明正大吐槽人了。
關鍵是大家不反感,反而越說越有勁。
就在賓客怨言越來越大的時候,許明生和蔡惠珍兩人回來了。
"媽,什麼情況?"
許婉兒第一時間八卦。
蔡惠珍輕歎一聲才開口:"其實就是小事情。接親的時候,男方這邊不是還要送一對小雞過去嗎?這是我們這邊的傳統風俗,明瑞這邊忘準備了。
本來忘就忘了,女方那邊就說,先把人接回去,回頭再補回來,免得誤了出門吉時。"
許婉兒忍不住插一句:"這新娘子不是接回來了嘛,這是小事,怎麼就吵起來了。"
"新娘子是接回來了,國海就跟明瑞說,讓人買一對小雞,等下送過去。
可明瑞卻說,現在正忙著,而且這人都接回來了,就不用浪費那個錢買雞仔送過去。"
"這不太好吧……但似乎這也是小事……"
傳統風俗的一些東西,許婉兒覺得可以保留的就保留。
有一些不是非必須的,其實是可以去掉。
就像接親的時候,男方要順便送一對小雞過去這個,她也覺得可免則免。
"小事是小事,但有一些人家就比較看重這些的。不要忘了,結婚可是需要三書六聘的。
現在聘書和禮書這個還會有,但是迎書這個幾乎是省掉了。
以前男方這邊去接親,需要有一個迎書,好像是龍函還是什麼不太清楚了,女方收到文書後,還得回一個文書,好像是叫鳳盞……
還有筆金、傘金、廚金、妝金……反正是一大堆,所以需要請禮房先生。
現在的話,迎書幾乎是沒有了,筆金、廚金、傘金這些還有,但也有一些省掉。
其實這些確實是小事,但男方這邊真弄的話,有時候是顯示對女方那邊的尊重。"
許婉兒不懂。
她可是想好了,等她結婚的時候,一切從簡。
繁文縟節的風俗,能夠免的都免。
實在是免不了的,還是一切從簡。
"本來這小雞忘了,後麵補一對過去就行,明瑞不單不補,還當著他兒媳婦說了句,都給了八萬八彩禮,再加上戒指手鏈這些,算起來都十幾萬了,缺什麼她家自己不會去買。
這話就讓他兒媳婦聽著不爽了。他兒媳婦就十八歲,也不是那種好說話的女孩。直接就回懟一句,要是以後他生病,是不是直接拔氣管好了。
反正都要死,沒必要花那麼多錢治,提前拔氣管,留點錢買一副好的棺材不更好,然後雙方就炸了。"
許陽和蘇薇聽後,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