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大不列顛醫學雜誌》網站的最新在線發表區,赫然出現了一篇標題犀利的文章。
《質疑cynagen·t生物二期臨床試驗設計與數據解讀中的重大缺陷》。
林雄明和張潮還沒有將文章看完,接著在右下角又彈出了一條快訊:
“突發!cynagen·t生物首席科學官凡勃倫·法蘭克林宣布因‘個人原因’離職,即刻生效!”
凡勃倫·法蘭克林?
看到這個名字時,林雄明和張潮不約而同拿出手機進行搜索。
在看完凡勃倫·法蘭克林的個人資料後,他們才意識到這個人對cynagen·t生物是多麼重要。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凡勃倫·法蘭克林的話,cynagen·t生物都沒辦法達到現在這個高度。
在生物醫學界,凡勃倫·法蘭克林的名字如雷貫耳。
凡勃倫·法蘭克林今年五十二歲。
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曾在諾華、默沙東等跨國藥企擔任核心研發崗位。
五年前被cynagen·t以天價薪酬挖角,成為首席科學官。
至於cynagen·t生物到底開出怎樣的條件吸引他過去,外界一直在猜測。
主要原因,一直都沒有被證實。
倒是有人猜測,可能是雙方在研究方麵存在分歧,最後被cynagen·t生物趁虛而入,開出讓他感興趣的條件。
不管是什麼原因都好,cynagen·t生物確實是因為他的加入,從而讓更多人認識。
要知道凡勃倫·法蘭克林的履曆可是非常輝煌。
許陽點開凡勃倫·法蘭克林的個人資料。
“凡勃倫·法蘭克林主導過三個重磅抗癌藥物的臨床開發,擁有47項專利。
在《自然》《細胞》等頂級期刊發表過28篇論文。
而且,cynagen·t生物的核心產品。
一種靶向雙特異性抗體的藥物,就是由他發明的。
他目前被業界譽為“免疫檢查點抑製劑領域的先知”。
“先知”這個稱號,自然帶有些誇張成分。
畢竟一個網紅死後,都可以直接“封聖”,所以將稱號誇大一點,也很正常。
但這也證明凡勃倫·法蘭克林對cynagen·t生物的重要性。
“奇怪,我剛看了下新聞,他三天前還在腫瘤學年會上做過主題報告,當時完全沒有流露出要離職的跡象。”
張潮看著手機上麵的新聞繼續道,“他當時還在詳細介紹二期臨床試驗的後續計劃。”
“這些與我們無關。”
許陽說道,“不管他是因為什麼原因離職,可目前他確實是離職了。並且這篇質疑報告與cynagen·t生物高層變動的消息一起發布,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
林雄明點點頭:“阿陽說的對,像這種事情,肯定是早有預謀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對於一個企業的高職突然發生變動這種事情,林雄明肯定是見怪不怪。
不過他也清楚,一家企業的重要高層人員,要是發生人事調整,又或者辭職的話,對企業來說在短時間內肯定是有影響。
如果那個人,幾乎決定整個企業的命脈,那影響就會更大。
凡勃倫·法蘭克林無疑是這麼一個人。
不過林雄明和張潮兩人自然是更興奮的。
一開始他們以為隻是發布對cynagen·t生物數據不好的報告,沒想到還加上一個重要的人物離職。
這已經不是一顆炸彈了。
而是兩顆重磅炸彈,並且是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同時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