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天氣慢慢開始炎熱了起來,此時姑奶奶已經離世半年了,當時根據老太太的生前意願,沒有葬進公墓,她說挺喜歡秦家屯那樣的簡單,忙碌,看到老百姓能吃飽穿暖她安心,所以簡單上報後就葬回了村裡。
沒有什麼隆重的儀式,一切從簡,孤山上多了一座墳,世間少了一位老革命。
姑奶奶的三個子女也沒有在京多待,畢竟還是特殊時期,辦完喪事在秦老的催促下也就南下回去了,不過臨行前也是再三囑托陳曉要照顧好老人。
最開始陳曉怕老頭不習慣,還隔三差五的往秦家屯跑,結果把老頭給搞煩了,最後都不讓進門了,陳曉看老頭真沒多大事,慢慢也就放心下來。
老頭每天編寫自己的書籍,說是要把自己一身本事給記錄下來,不讓失傳了,每天抽空還要手把手教導秦京茹醫術,偶爾村子裡或附近的村民生病上門還要給人看病,日子過得彆提多充實了,再加上陳曉的培訓工作現在正在關鍵階段,所以隻好囑托自己老丈人丈母娘多留意照顧了。
“叮鈴鈴~”
辦公桌上工作電話突然響起,陳曉留下手中的筆接起了電話。
“喂~”
“喂~陳曉嗎,我是你國安王叔。”
“王叔,我是陳曉。”
陳曉聽到電話裡對方的介紹自然記得自己還有國安的王,鄭,周三位叔叔。
“陳曉,今晚有時間嗎,我和你鄭叔,周叔請你吃飯,順便找你說點事情?”
“王叔,哪有叔叔請小侄吃飯的,如果三位叔叔不介意今晚到我家,我家你們還沒去過呢,就當認認門,而且我那裡說事兒也方便。”
“既然你小子這麼說了,我們幾個就不客氣了,晚上我帶幾瓶好酒過去,咱們幾個好好喝一杯。”
“那行,王叔,晚上小侄就在家恭候幾位了。”
掛斷電話,陳曉眉頭不自覺皺了起來,國安又找上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事情,想了一下沒有結果也不再想了,又提起電話趕緊給家裡去了個電話,讓秦淮如準備今晚的食材,然後一個電話又打到了軋鋼廠找何雨柱,今晚招待重要客人,可不得讓專業的人來操辦晚飯。
“三位叔叔,我敬你們一杯,感謝三位叔叔之前的幫助。”
晚上酒桌上陳曉主動敬酒,桌上隻有四人,至於何雨柱,也是守規矩,一般做酒席就有廚子不上桌的規矩,所以就和秦淮如跟孩子們在其他屋吃,正好讓四人喝酒談事。
隨著酒過三巡,王叔跟其他兩位對視了一眼,放下酒杯開口道“陳曉,這次我們三人上門確實有事找你,你應該知道,今年我們已經跟小日子和醜國那麼恢複了正常外交,目前國內的形式也是越來越好了,欠老毛子的賬也基本還清了,現在國家也有精力發展我們自己的工業體係和布局外部了。”
這時周叔接話道“年初,中樞已經著手香江,澳島問題了。”
鄭叔接著道“這是為以後收回失地跨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兩地內部人民發聲。”
“這就需要兩地有我們真正的自己人,且是有影響力的人。”
陳曉聽到這裡就明白三位叔叔找他的目的了,去香江發展,其實這是陳曉老早就有的打算,不過不是現在,原先是想等76年以後,不過如果現在就去而且還有官方背書,那就不是不可以,不過需要好好謀劃一下。
看到陳曉沉默不說話,王叔又說到“當然,陳曉你現在確實有不錯的發展,如果不是沒有好的人選我們也不會來找你。”
此時,陳曉心中還有疑問,於是問到“為什麼是我?”
“因為王家,也就是你外祖的王家,我們查到王家大房二房當年假死脫身國外,而最近二房也已經回港發展了,並且發展的非常不錯,而且你們王家跟港島的各大豪門世家關係都很不錯,你有這方麵的關係且又值得我們信任。”
聽到這裡陳曉才算明白為什麼找自己了。
“那我能得到什麼支持?”
“200萬港幣給你作為啟動資金,遇到危險也可以尋求港島我們的人的幫助。”
“不過200萬也不是白給你的,也有任務給你,一是收集一切國內需要的技術,機械,物資,二是多給國內搞些外彙,國家可以用物資換,三是利用影響力促成並保證港島平穩回歸。”
說完之後,三人齊齊看著陳曉,等待陳曉的決定。
陳曉在心裡權衡利弊,說道“三位叔叔,這個消息太突然了,我需要跟家人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好,我們等你消息,陳曉你也不用有什麼壓力,無論你怎麼選擇,我們都不會有意見。”
“好,謝謝,三位叔叔。”
“來來來,不說了,今天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我們爺幾個一定要喝儘興。”
說完正事,酒桌上又恢複了熱鬨的氣氛,推杯換盞,好不熱鬨。
送走了幾位叔叔,陳曉今晚在床上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一直在心裡思考著未來打算。
喜歡四合院之小小中醫帶著寡婦奔小康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小小中醫帶著寡婦奔小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