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攔住想要離去的村正,開口詢問:“村正叔,咱村裡的人你最熟,村裡可有木匠或鐵匠?”
村正點點頭:“自然是有的,不過咱們這村子偏僻,手藝都一般。”
王川聞言麵露喜色,原主之前就是個悶葫蘆,隻知道埋頭乾活,其他的都不是很了解。
他想找工匠,也是為了以後考慮。
大宇朝生產力低下,許多農具十分落後,不僅製約了農業發展,還格外耗費人力。
他自然就想到了後世那各式各樣的農業工具,若是能造出幾件出來,不但能造福百姓,而且有很大可能引起大宇朝高層的注意。
說不定潑天的好處就來了,自己也能趁機賺個盆滿缽滿。
王川好奇追問:“咱們村誰是木匠?誰又是鐵匠?”
村正笑著道:“木匠是你吳大山吳老伯,鐵匠是孫烈山孫伯,不過他倆都是半吊子水平,你心裡有數就行。”
“吳伯?孫伯?竟然是木匠和鐵匠?怎麼從沒見他們乾這行啊?”
村正解釋:“咱們這附近的幾個村子,吃都吃不飽,打家具的自然很少。
吳大山靠木匠活養不了家,隻能拿著積蓄買了頭黃牛,乾起了拉人送貨的營生。”
“孫烈山也差不多,從軍中退伍後在縣城開了兩年鐵匠鋪,生意越來越差,乾脆回村種地了。”
“原來如此。”
王川點點頭,心裡暗喜,這兩個人可是熟人,找他們幫忙應該不難。
想到便行動,王川與村正一起先回了村尾自家的工地。
此時一車車青磚和瓦片已送達,他徑直找到在一旁監督的孫烈山,將他拉到一邊。
“王川,你找我啥事?沒看見我在盯著他們乾活嗎?”孫烈山是個暴脾氣,直接開口問道。
王川賠笑道:“孫伯,我想問您,以前是不是做過鐵匠?”
孫烈山一愣,隨即笑罵道:“你小子,竟然拿之前的糗事嘲笑我,是不是找打呢?”
“彆啊,孫伯,您聽我細說,”王川壓低聲音:“我準備開個工坊,需要絕對放心的鐵匠和木匠,所以就來問問您,有沒有多賺點銀子的想法?”
“你要開工坊?”孫烈山瞪大眼睛,“你賣啥啊?現在可是災荒年,沒點獨門東西,能賠死你!”
王川自信道:“孫伯,這您不用多管,我就問您一句,跟著我乾不乾?您要是點頭,每月給您二兩銀子工錢,如何?””
“二兩銀子?每個月?”孫烈山驚呼出聲,隨後又有些尷尬開口:“隻是我這水平,雖說還行,但是和那些大型鐵匠鋪的師傅比起來,還是稍微弱那麼一點點。”
這話純粹就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他的水平也就是中下,要不然也不會在縣城乾不下去。
但王川並不介意,他腦子裡有的是後世的先進技術,隨便拿出一樣就能在大宇朝暢銷,眼下隻需要人品可靠的人手,手藝差點也無妨。
於是,王川毫不猶豫地開口:“孫伯,那就這樣決定了,明天早上您來我家,咱們一起去縣城轉轉。”
孫烈山見王川不是開玩笑,臉色也嚴肅起來:“行!你這麼信得過我,我也不推辭,明天一早準到。”
辭彆孫烈山,王川連午飯都沒吃,就去找吳伯。
恰逢這兩天生意不好,吳伯正好沒出車,而是待在家。
王川到的時候,他正在家裡拿著木匠工具做些簡單的桌椅板凳。
見王川來訪,吳伯連忙招呼:“王川,你咋來了?有事嗎?”
王川開門見山:“吳伯,我聽村正說,您會木匠活?我這邊正想開個工坊,需要木匠和鐵匠,您也彆去趕車送人了,跟著我乾怎麼樣?剛開始每月二兩工錢,您看行不?”
吳伯聞言同樣大吃一驚,不過他不想坑王川,便連忙推辭,話裡話外都說自己水平不行。
王川要的隻是可靠的自己人,手藝差點無所謂。
經過他一陣勸說,終於說動吳伯加入,隨後約好明天一早家裡集合,便抬步離開。
回家後,王川乘坐馬車往縣城錢府跑了一趟。
錢老爺早已等待多時,見到王川進來,連忙招手:“二弟,你可算是來了,茶葉呢,趕緊拿出來讓我泡一壺!”
王川好奇:“大哥,昨日那些茶葉呢?”
錢老爺子苦笑:“昨天就給我那個遠在京城的侄女送去了,她喜歡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