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東方升起,青山村也從睡夢中醒來。
自從發生洪水,村裡的絕大部分水田被毀,又應王川的號召,在旱田裡栽種上番薯,修建好防禦工事後,村裡的大多數村民,便徹底閒了下來。
村口的老槐樹下,一群村婦圍坐在一起,一邊編著草鞋,一邊閒聊。
“往年這時候,咱們哪有功夫在這兒坐著?”
路阿婆歎了口氣,手裡的稻草搓得沙沙響,“水田毀了,玉米也種不成,如今番薯秧子栽下去,反倒閒得慌。”
王嬸出言附和:“是呀,這番薯咱們也是第一次種,雖然王川說按照他的辦法肯定能大豐收,但是這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
“不踏實也沒其他法子,”牛嬸子接話道,“眼下這光景,不成災民就不錯了。王川見多識廣,也把鄉親們放在心上,咱們不信他,還能信誰?”
村婦們聽到這話,全都讚同的點頭。
她們青山村,也就是萬幸有王川在,否則,她們這些人,全都得和其他村子一樣,三天餓八頓,拖家帶口地逃荒要飯去。
正說著,一陣敲鑼聲響起,村正的聲音遠遠傳來:
“大家聽好了,王川家要建房,全村百姓除了護村隊以外,都可以去王川家幫忙。
還是老規矩,沒有工錢,但隻要去了,就管三頓飯,誰想去,現在就可以去了。”
村婦們一聽,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往家跑。
她們得叫上家人一起去,那可是三頓飯,能省下家裡一天的口糧呢!
在村正的大嗓門宣傳下,幾乎全村老少都趕去了王川家幫忙。
王川倒也來者不拒,他空間裡的存糧,足夠全村吃上三五年,來幫忙建房的人越多越好。
圖紙已經畫好,隻要按照要求修建即可,王川把這事交給了村正和二狗負責。
家裡有林如玉照看,從村子裡找了幾十個婦人,幫忙給全村百姓做飯。
王川則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到了火藥的配置上。
為了不分心,他直接去了半山腰,隨後就開始按照之前的記憶,實驗起了火藥的配比。
如果他記得沒錯,能用作炸彈的黑火藥,配比應該是硝石七成五,硫磺一成,木炭一成五。
這個配比,還是他上一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
有了這個比例,接下來便好辦了。
王川從空間裡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原料,在山上搭起一個簡易的工作台。
他先用石碾將硝石細細碾碎,再用細篩過濾雜質。
硫磺和木炭也如法炮製,確保每一份原料都達到最佳狀態。
隨後王川一邊默念原料比例,一邊用木秤仔細稱量好數量。
混合時他屏住呼吸,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個不小心引發意外。
第一次試驗,他隻敢用一錢的分量。
將配好的火藥小心裝入竹筒,插上浸過硝水的棉線作為引信。
走到十多步之外的空地上。
“嗤……”引信被點燃後,迅速燃燒,但火藥隻是“噗”地冒出一團白煙,根本沒發生爆炸。
“果然沒這麼簡單。”王川蹲下身仔細檢查燃燒過的殘渣,才發現是硝石純度不夠引起。
他記得草木灰能提純硝石,便立即開始動手製作過濾裝置。
就在王川忙著實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