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因為這塊利益實在太誘人!_港綜:從搶陳浩南車開始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港綜:從搶陳浩南車開始崛起 > 第152章 因為這塊利益實在太誘人!

第152章 因為這塊利益實在太誘人!(1 / 2)

畢竟,尖東虎斧頭俊的名號在整個香江都是響當當的。

而他手下的兄弟也個個驍勇善戰。

戰鬥持續至今,雙方雖已傷亡過半,卻無一人露出懼色。

在雙方激戰正酣時,寶勒巷的儘頭突然出現了一群人。

徐光帶領著洪興的一眾手下現身。

儘管徐光這一方僅有八百餘人,但個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徐光目睹巷中交戰的兩撥人馬,蹙眉說道:“為何至今仍未分出勝負?”

駱天虹回答道:“人數相差無幾,忠信義和號碼幫聯手對抗新記,幾乎勢均力敵。”

他補充道:“目前雙方還剩三千多人,已屬激烈交鋒。”

要知道,這次尖東虎斧頭俊帶來的尖沙咀隊伍就有三千餘人。

忠信義和號碼幫各自也有近兩千人。

總計加起來約人。

像這樣大規模的衝突,在香江社團的紛爭史上也是罕見的。

然而,現在雙方鏖戰至今,僅剩三千餘人已是極為慘烈。

“既然如此,那就助他們一把火!”

“兄弟們,跟我衝鋒,見人就殺,不留餘地!”

徐光低吼道。

“殺!”

身後的小弟們聞言皆振奮不已。

隨即,眾人跟隨徐光朝巷中交戰的雙方衝殺而去。

正與新記、忠信義和號碼幫對峙的人群沒料到又添一支生力軍,個個驚疑不定。

這些人難道如此莽撞?

不等我們結束戰鬥便急不可耐地要來送死?

但當他們看清來人後,立即摒棄了輕視之意。

"我是洪興的人屠靚光!"

"難怪靚光會在這裡現身,看來其他幾個社團都已處於危險之中!"

"早就聽聞洪興的靚光凶猛殘暴,手下個個拚命,今天終於可以領教一番!"

……

新記和忠信義的人從未與徐光交過手。

他們不清楚徐光的實力。

但這兩方並非弱者,戰力不容小覷。

所以當看到徐光的手下現身時,他們不僅未感到畏懼,反而有些躍躍欲試。

相反,號碼幫的人在見到徐光後,不禁回想起當年元朗一戰。

當時號碼幫上千人對陣徐光的數百人。

結果被打得落荒而逃!

這一戰給號碼幫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彆是徐光,戰力極強!

幾乎無人可敵!

不過,上次去元朗的是號碼幫的一位話事人,而非皇子。

因此,皇子之前也聽說過徐光的威名!

但他自詡為號碼幫的無敵悍將,自然不願承認徐光的厲害!

所以,見到徐光後,他不但沒有退縮,反而激發了更強的戰鬥欲望!

……

隨著徐光一方的人加入戰場,尖沙咀的地盤爭奪戰徹底進入白熱化階段!

今晚,誰能笑到最後,誰就將成為未來的尖沙咀地下霸主!

地下秩序的掌控者!

因此,所有人都殺紅了眼,絲毫不留情麵!

甚至,連忠信義與號碼幫的聯盟,在徐光的手下來到後也宣告破裂。

徐光的小弟一進來便開始大開殺戒!

無論是新記的成員,還是忠信義或號碼幫的人,隻要是外人,就是敵人。

在這樣的混亂局勢中,忠信義與號碼幫本就不熟絡,加上天黑視線不清,辨彆起來更加困難。

起初,錢趙的人還能勉強區分彼此,但當徐光的人衝進來後,局麵立刻陷入混亂。

誤殺的情況屢見不鮮,雙方行動也愈發遲緩。

忠信義的老大阿亨見狀,隻能無奈地喊道:“兄弟們,除了忠信義的,其餘都是敵人!”

號碼幫聽到這話,立即明白聯盟已經結束,隨之回應:“號碼幫的人聽好了,彆讓忠信義的人趁機偷襲!”

兩大社團老大的話一出,手下瞬間明白了當前局勢。

“總算能放手一搏了!”

“!號碼幫的人真是廢物,害得我們也跟著倒黴!”

“忠信義的家夥,有本事再說一遍!”

“!忠信義的狗東西!”

……

曾經親密無間的盟友,如今反目成仇後竟如此激烈!

無論是忠信義對抗號碼幫,還是號碼幫反擊忠信義,都比對付新記和洪興時更顯凶狠。

頓時,雙方混戰變得更加血腥與殘酷。

徐光這邊剛從其他地方調來的兩名手下——東莞仔和跟飛機,都急於展現實力,以證明自身價值,爭取被徐光重用。

兩人下手毫不留情,手中武器幾乎逢人便揮。

徐光的手下很容易辨認,他們統一身著黑色西裝,臉上還蒙著麵巾,基本不會誤傷他人。

很快,徐光加入了戰鬥,舞動雙刀將前方阻擋之人儘數擊潰。

僅僅幾十秒,他就抵達了斧頭俊與同伴對峙的戰場。

隨即,他躍起一刀直取斧頭俊後腦。

斧頭俊大喊:“來得好!我正等著與你一較高下!”他迅速側身避過這一擊,隨後舉斧反擊徐光手臂。

但徐光早有準備,左手刀背下壓化解攻勢,同時穩穩落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斧頭俊不禁讚歎:“果然是人屠靚光,名副其實!”儘管短暫交鋒,他已經意識到徐光是他至今遇到的最強對手,這反而激發了他的鬥誌。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