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這個男人實在太可怕了!_港綜:從搶陳浩南車開始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港綜:從搶陳浩南車開始崛起 > 第365章 這個男人實在太可怕了!

第365章 這個男人實在太可怕了!(1 / 2)

否則,這裡的規矩會讓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教訓。

畢竟,大家都清楚,警察局的羈押室內,警察對付嫌犯的手段數不勝數。

他們可能會讓你受內傷,但外表卻看不出痕跡。

因此,一見到駱河,這些人都表現得十分溫順。

徐光的目光此時聚焦在陳家文身上。

現在的陳家文狼狽不堪,不再是以前那個陳家大少爺,也不是警署署長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任時得罪了不少人。

被撤職後,陳家文不僅遭到關押,還因駱河的刻意安排,與十多人擠在同一間房裡。

可以想象,這短短幾天對他來說多麼煎熬。

他所承受的痛苦,可能超過了一生的總和。

此時,聽見聲響的陳家文本能地轉過身,目光投向這裡。

當他看到徐光時,眼中立刻浮現出強烈的怨恨,那神情仿佛能吞噬一切。

但隨即,這種怨恨轉化為深深的恐懼、畏縮和膽怯。

他盯著徐光許久,用嘶啞的聲音懇求道:“靚光,求你成全我吧!”

“我早就該知道不該得罪你的。

我現在受的這些苦,或許就是報應。”

“乾脆讓我死了吧,彆讓我再這樣活著了!”

在這段日子裡,陳家文每分每秒都如同度日如年。

他不止一次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周圍十幾雙眼睛緊盯著他,隻要稍有異動,便會招來一頓毫無憐憫的暴打。

此外,他無時無刻不在忍受著難以形容的折磨。

僅僅兩天三夜,他就感覺像經曆了百年的苦難。

他知道這些人遲遲不讓他死,是為了等徐光出現。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如此期待那個人的到來,甚至希望對方能親手結束他的性命。

靚光終於現身,陳家文仿佛看到一線生機。

此刻,他已無暇顧及其他,隻盼速死。

"陳公子,不對,文哥,死亡何其容易。

"

"你不能死,像你這樣的人,不該對這世界多留幾分牽掛嗎?"

"來,我讓你看看一樣東西,保證你會改變想法。

"

徐光說著,拿出一隻手提箱。

自進屋起,這隻箱子他就一直拎著。

駱河一直好奇箱子裡裝著什麼,能讓靚光如此珍視。

誰想,竟是給陳家文看的。

這一下,連駱河也好奇箱中究竟是何物。

然而,陳家文聽罷徐光的話,臉色微變,似有所悟,眼中顯出恐懼之色。

"光哥,光爺,求你彆再為難我了好嗎?"

"我已經認錯,都這樣了,你還不肯放過我?"

陳家文痛哭流涕,苦苦哀求。

從未如此卑微地向人乞求,但徐光的手段令他不寒而栗!

儘管還沒見到徐光帶來的東西,但他清楚,靚光曾威脅要抓走他的妻女。

箱子裡很可能就是他們的東西!

想到這裡,陳家文全身顫抖。

徐光把這一切儘收眼底,卻毫無波瀾。

這樣的事,他過去一年多做了太多次。

起初的徐光十分單純,以為隻要儘心儘力為社團做事,就能贏得大佬認可,出人頭地。

然而,在跟著大佬b多年,始終隻是個泊車小弟後,他意識到在這個世界想要有所成就,必須心狠手辣。

剛穿越時,徐光內心還很善良,無論做什麼都留有餘地。

但一係列經曆讓他漸漸改變,變得冷酷無情,做起事來不留退路,因為他相信不給對手留退路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一年多的經曆,讓徐光看清了很多。

例如陳有才的陳家,若當初他夠果斷,在得罪陳公子後直接鏟除整個家族,就不會有後來的麻煩。

後來要不是他反應快、身手好,加上陳有才想活捉他,恐怕那時在公園裡,那些雇傭兵就能結果他。

如今的徐光,行事絕不給對方任何機會。

在陳家文的懇求下,他打開了攝像機,放入磁帶。

按下播放鍵後,畫麵顯現。

駱河、陳家文和嫌犯們都不自覺地看向這裡。

屏幕上是一對母女,母親約莫四十歲,保養得宜,肌膚細膩緊致,看起來像三十多歲。

徐光的妻子和女兒都被他了。

房間裡光線昏暗,還有幾個戴著麵罩、手持刀具的小混混站在旁邊。

這是徐光讓陳家文觀看的畫麵,意在威脅陳家文。

徐光並不打算殺害這對母女,因為他認為活口對他的利益更大。

陳家文看到家人被抓,氣得幾乎失控,但他清楚地知道,現在不能輕舉妄動,因為對方的狠辣程度他已經領教過。

“光哥,你究竟想怎麼樣?我已經落到這種地步,你還想怎樣?”

"我的妻子和女兒都是無辜的,你為何要為難她們?"

陳家文聲音帶著苦澀說道。

徐光眼神陰冷,語氣冰冷:"家文兄,既然我們之間有仇,她們就不可能是無辜的。

"

"她們是你的妻女,怎麼可能無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有與你毫無瓜葛的人,才能稱得上無辜!"

"你不會真以為我會心慈手軟吧?"

"假如我們的身份互換,如果你招惹了我,我會放過你的家人嗎?"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