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遠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已經連續兩次看走眼了,這讓他在專業權威麵前顏麵儘失。
他強忍著心中的不甘,咬牙說道:“也許隻是運氣好而已。”
“運氣?”徐天淡淡一笑,“那我們接著看第三件。”
李慧敏點了點頭,示意工作人員將第三件藏品推出來。
這是一隻看起來精美絕倫的白瓷花瓶,瓶身繪製著精致的青花圖案,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幾個專家這次更加謹慎了,他們圍著花瓶觀察了很久。
陳誌遠拿著放大鏡仔細查看瓶底的款識,孫德華則在研究青花的發色和筆法。
“這個…應該是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瓷。”陳誌遠終於開口,但語氣明顯不如之前那麼肯定。
“我也這麼認為,”孫德華附和道,“從青花的發色來看,確實有康熙青花的特征。”
其他幾個專家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似乎這次他們達成了共識。
徐天用神眼掃描了一遍花瓶,結果讓他忍不住在心中冷笑。
這些所謂的專家,眼力實在是不敢恭維。
“諸位,這是民國仿品。”徐天不緊不慢地說道。
“什麼?!”陳誌遠幾乎跳了起來,“你說什麼?這明明就是康熙青花!你看這個發色,這個款識,還有這個器型,都是典型的康熙特征!”
“是啊,”孫德華也激動地說,“小兄弟,你這次是不是看錯了?康熙青花我研究了三十年,絕對不會看錯的。”
圍觀的其他專家也都搖頭,顯然不相信徐天的判斷。
李慧敏皺了皺眉,前兩次徐天都說對了,這次會不會也是對的?她決定還是相信科學檢測:“那我們還是檢測一下吧。”
檢測的過程中,陳誌遠在一旁冷笑:“這次我倒要看看,到底誰說得對。民國仿品?簡直是胡說八道!”
孫德華也在旁邊附和:“就算是民國的仿品,那也得有上百年的曆史了,也算是古董了。但這明明就是真正的康熙青花!”
幾分鐘後,檢測結果出來了。
工作人員看著數據,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李主任,檢測結果顯示,這件瓷器的製作年代確實是民國時期,大約是1920年代左右。”
現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震驚地看著徐天。
三次了!他已經連續三次準確鑒定出了專家們都看錯的古玩!
陳誌遠的臉漲得通紅,他指著檢測儀器大聲質疑:“這儀器肯定有問題!怎麼可能每次都是他對?”
徐天看著他,平靜地說道:“陳專家,要不要我告訴你,你是怎麼看錯的?”
“你說!”陳誌遠咬牙切齒。
“首先,雖然這個花瓶的款識寫的是"大清康熙年製",但是字體結構有問題。康熙時期的官窯款識,"製"字的寫法和這個不一樣。其次,你看這個青花的發色,雖然做得很像康熙青花,但是鈷料的成分不對。康熙時期用的是進口鈷料,顏色更加深沉,而這個明顯是後期用國產鈷料調配出來的。”
徐天頓了頓,繼續說道:“最關鍵的是,這個瓶子的胎質。康熙時期的瓷器胎質堅密,叩擊聲清脆。而這個雖然做工精良,但胎質明顯沒有達到那個標準。”
陳誌遠聽得目瞪口呆,這些細節,連他這個研究了幾十年青花瓷的專家都沒有注意到。
孫德華也是滿臉震驚:“你…你怎麼知道得這麼詳細?”
“我說了,經驗而已。”徐天依然淡然。
李慧敏這時候對徐天的敬佩已經達到了頂點。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準確鑒定出三件連資深專家都看走眼的古玩,這種能力簡直是神乎其神。
“徐先生,請問您師從何人?”李慧敏忍不住問道。
徐天想了想,隨口編了個理由:“我爺爺以前是做古玩生意的,從小跟著他學了點皮毛。”
現場的專家們麵麵相覷,如果這隻是“皮毛”的話,那他們這些所謂的專家算什麼?
陳誌遠的臉色已經黑如鍋底,連續三次被打臉,讓他在同行麵前顏麵儘失。他心中的怨恨已經達到了極點,但又不得不承認,徐天的鑒定能力確實在他之上。
“還有第四件嗎?”徐天看向李慧敏。
李慧敏點了點頭,讓工作人員推出了最後一件藏品。這是一方古樸的石硯,看起來年代久遠,表麵有著自然的包漿。
幾個專家這次都不敢輕易下結論了,他們被前麵的三次打臉打得心理陰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