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繼續說道:“剩下的商圈及媒體才是花錢的大頭,另外再跟公交公司談一下,能不能在車身上做廣告。”
“嗯,這個想法好,我去談。”陳經理聽到這,兩眼放光。
“嗯,先把100萬預算全部花了,另外的30萬,在上映前期進行路演。”
“路演,跟好萊塢學的?”
“對,詳細方案在第四頁有寫。”
“另外,我為這部電影寫了一首同名主題曲,也叫《那些年》,這也是一個推廣方式。”
“好啊,你這份方案可以拿給校管理學院當畢業論文了。”謝小晶聽到這份宣發,也大加讚賞。
“林導選好什麼時候上映了嗎?”陳經理接著問。
“龍標申請順利的話,我想國慶上。”
“另外,陳經理,你看看能否運作港台同步上映?”
國慶上映是目前對《那些年》最好的檔期了。
好萊塢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是11月中旬上映,其他各種好萊塢大片基本都是暑期檔上映。
離國慶檔最近的電影應該是九月初的《活火熔城》,票房將近2000萬。
千萬彆覺得2000萬很少,那可是妥妥進入年度前十的。不過兩者相隔近一個月,影響不大。
不得不說,現階段的好萊塢是真能打,國內除了馮大炮,國師等寥寥幾人可以碰碰,其他的遇到都是炮灰的命。
同樣的,在港島隻有9月30日上映的杜琪鋒執導的《真心英雄》檔期比較近,但那部片票房才六百多萬,影響不大。
“龍標我覺得問題不大,影片基本按劇本拍得。”
“港島上映也沒問題,我們認識環亞的大陸負責人。”
“台省比較複雜,每年隻有10部電影能進入台省。”陳經理搖了搖頭。
在很長一段時間,台省對大陸的電影都是限額的,采用抽簽的模式。雖說是抽簽,但懂的都懂,還不是想給哪部片就能抽中哪個,關鍵看電影意識形態和發行方的能量。
“你說我們將亞洲的發行權給環亞,能行嗎?”
不懂就問,林楓前世也沒有處理過電影海外發行的事,最好問專業人士。
“買斷還是分賬?”
“分賬”
陳經理沉吟了一下後說道:
“如果隻是東南亞的發行的話,可以考慮,畢竟是港島老牌發行商,港島電影在整個東南亞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林楓也認可這個說法,八九十年代港島被稱為“東方好萊塢”不是浪得虛名的,如果不是一部《侏羅紀》以無與倫比的強勢視效硬生生撕開一個口中,好萊塢電影在東南亞真乾不過港片。
“這樣吧,我約出來,咱們一起當麵討論。”
大家討論到了晚上,又一起吃了個飯,基本安排好接下來的事宜,電影計劃開學之日起大規模推廣。
隔了一周,林楓見到了環亞大陸負責人,經過商議,環亞同意先在東南亞和港台分賬發行。
畢竟這些地方環亞根深蒂固,發行相對容易,其他地區看上映情況再定。
雙方約定宣發費用為18,環亞先行墊付500萬宣傳費用,上映後優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