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聽著王仲磊的話,心裡想笑。薑聞那部應該是《鬼子來了》,另一個大製作曆史沒有發生變化的話就是陳詩人的《荊軻刺秦王》。
一個被禁,一個票房慘敗,都是賠錢貨,坑得華藝不要不要的。
同樣大院子弟出身,剛準備玩影視劇就接連被同是大院子弟拍的《鬼子來了》和《荊軻刺秦王》虧到不行。
幸好華藝還投了馮驍剛的《沒完沒了》,不然國內的影視公司格局很可能會變化。
前世,有過采訪報道,在美國送外賣賺到“第一桶金”的王仲軍說,要不是馮驍剛這把賺了,也許華藝就再不會進入電影圈了。
不過這位後期一定要拍《手機2》與人硬剛,把自己都坑了。
“小王總,我知道華藝,之前在馮導劇組學習時,徐師姐就跟我介紹過”林楓不動聲色地捧了一把徐凡夫婦。
“對於華藝的魄力深感佩服。說實話,在這個時候還肯大手筆投資電影的對電影那是真愛,確實讓人敬佩。”
中國話相當神奇,無論前麵說得多好,重點永遠在“但是”後麵,果然來了。
“但是,我現在還是個學生,才剛剛上大三,之後考不考研究生還沒想好,現在加入公司確實不合適。”
其實王家兄弟也明白這個道理。
導演畢竟不同於演員,技術是第一位的,沒有深入學習是很難成功的,林楓這個選擇一點都不意外。
“明白。那林導下部電影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
王仲軍接過話頭,退而求其次。
“是啊,小楓,華藝的實力和信譽在圈內都很不錯的。”
徐凡也在旁敲邊鼓。
其實投資林楓是不排斥的。
“沒問題,既然我師姐都這麼說了,我肯定相信。下部電影需要投資第一個尋求華藝的幫助。”
“林導下部電影還是青春片嗎?”王仲磊迫不及待問道。
眼看第一部都火成這樣了,第二部要是同一題材那不賺錢都沒天理,所以王家兄弟自然認為林楓將會繼續這一題材。君不見馮驍剛喜劇賺錢後,一連拍了多少部嗎,成名後才想著轉型的。
“這個真不好說,拍電影是需要靈感的,現在《那些年》才剛剛上映,還沒空想下一部的事,等想好了一定跟兩位王總彙報。”
林楓先將這事敷衍過去。
“來來,不談這個,今晚就是喝酒。”王仲軍插話道。
果然,之後再也沒談下部電影的事,大家聊著圈裡的八卦,相當和諧。
國慶七天假很快過去了,林楓也即將回歸學生生活。
“林楓師哥~~~”
“師哥好~~~”
走在校園裡,經常有一些大膽的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過來打招呼。
林楓都笑著回應。
國慶七天,《那些年》的國內票房達到了2043萬元的超高數據。
當然,可以預見的是國慶假期後,票房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妨礙《那些年》的成功。
港台5號開始是工作日,所以後三天的票房不可避免的出現下滑。
兩地截止至10月7日六天時間,共砍下3754萬元。
跟前世一樣,台省貢獻了大多數票房,可能是受本子的影響,更喜歡這種小清新的青春片。
兩岸三地合計票房579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