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拍攝成本和時間的考慮,這次拍攝林楓不打算順拍。
雖然對演員和導演的要求有點大,但都是演技派老演員,林楓感覺問題不大。
而且林楓特意留出三天時間進行劇本圍讀,就是為了讓演員們理清邏輯,調整情緒,拍攝時能配合默契點。
三天的劇本圍讀進行得挺順利,即使是陳昆都已經逐漸進入狀態。
這也可以看出陳昆還是有一定表演天賦的,並且基本功也紮實。
難怪後世經常有黑他其他方麵,比如行走力量等。但很少聽到說他演技不行的,這方麵演技時好時壞的黃小明確實比不了。
“昆,這句台詞不用喊叫,要知道他目前的心理除了憤怒,還有屈辱、羞愧,說台詞需要壓抑,這部片的主調就是壓抑,而不是憤怒。”林楓打斷了兒子質問母親的這段朗讀。
“好的,明白了。”
三天的圍讀很快就過去了,在最後一天,林楓拿著人物方案做了定妝。
一些時間和預算比較充足的大劇組是會專門找一個時間做定妝的,但林楓覺得圍讀效果不錯,就在最後一天做了。
11月8日,劇組準時在北影廠海澱地區的攝影棚開機。
這個攝影棚建於七十年代,當時建好時可是全亞洲最大的攝影棚。
第一場戲是李雪建的獨角戲,就是在家中接到公司老板電話,讓他去頂罪。
林楓想用李雪建的演技給大家打個樣。
試了一下戲,感覺可以了,準備實拍。
烏而善拿著大喇叭:“大家安靜,準備實拍,各單位準備,演員進場,場務準備,聽我口令。”
“第一場,第一幕,第一鏡,一次,action。”
隨著場務的打板,攝影機開始轉動。
這組鏡頭從開燈到關燈隻有40秒,台詞隻有三句:
“喂,老板!”
“現在?”
“好的,我馬上到那。”
但卻要表現出敬畏、緊張、不知所措、無奈等幾種情緒變化。
因為老板要求司機頂罪的介紹要以旁白的方式說出,那麼演員就需要通過情緒和動作的變化,讓觀眾在短短的四十秒內進入壓抑的狀態,有了解劇情的欲望。
“卡,好的,非常好。我們再保一條。”林楓終於說出了後世路陽的名言“保一條”。
“第一場,第一幕,第一鏡,二次,action。”
這一次林楓總算沒再喊出令人發狂的“保一條”。
有了第一場的拍攝,大家也能感受到林楓需要的整體效果是什麼。雖然之前圍讀時林楓也解釋過,但隻有真實感受過才是最準確的。
第一天的拍攝相當順利,林楓也沒召集大家吃飯,等北影廠的製片將膠片鎖進保險箱,就宣布直接就地解散。
真不是林楓扣。
由於攝影棚就在海澱,離大夥兒家都比較近,大家選擇直接回家。
如果像之後的中影數字影棚,直接建到了懷柔,加上京城的交通狀況,回一趟起碼兩個小時,所以那時候即使在京城拍片,很多人都直接住當地的。
林楓匆匆來到了一家粵菜館,今晚是李小萍約的林楓,說有要事相商。
說實話,林楓來京城後吃了幾次粵菜館,但作為廣府人總感覺味不對,但又想不出哪兒不對,最終歸結於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