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事啊,反正中影是《三隻猴子》得主控,韓總想報名就報吧。”林楓無所謂道。
“不是,你沒聽明白,韓總是希望你帶著《三隻猴子》參加金雞。”李小萍補充道。
林楓想了想道:“還是算了吧,我拍電影呢,沒空。”
電話裡就傳來一陣輕笑:“嗬嗬,韓總早有預料,他直接說了,金雞是十月,你的電影早殺青了。”
林楓臉一紅,仍梗著脖子道:“殺青了還要剪輯的嘛,上映時間那麼緊,不得抓緊時間啊。”
林楓覺得如沒必要是真不想參加。
如果戛納獲獎影片在金雞上被人踩著上位,一獎未得,他好說不好聽啊。
彆說,就那幫老爺們得尿性,還真乾得出來,林楓不要麵子的嗎?
“得了,你就說去不去吧,不去我現在就回複韓總,讓他自己跟你說。”李小萍可沒時間跟他鬥嘴,直接一劍封喉。
林楓也是無奈了,這是韓三坪要求的,林楓必須要給這個麵子的,即使自己再不想去:“行吧,去就去吧。沒事我就掛了。”
“等等,先彆掛。”李小萍立馬阻止。
“還有什麼事啊?”林楓剛剛被按著頭喝了水,心情不爽。
“我的大導演,你能不能稍微關心一下你的電影?”李小萍都被整無語了,到底誰是導演啊。
林楓反應了過來:“哦,你說《三隻猴子》啊,票房如何了?”
“第一周上映四天,票房336萬,中影發行部門預計能有1000萬左右。”說到票房,李小萍語氣中多少有點驕傲。
“嗯,對於一部純文藝片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林楓對這個票房也很滿意。
林楓沒有特彆關注《三隻猴子》的票房,這種電影,靠著獲獎的名聲已經做到了宣傳該有的效果,而且目標人群明確,剩下的就是等待發酵了。
就在林楓躲在攝影棚拍電影的時候,外麵已經讓《三隻猴子》給炸翻了。
雖說絕對票房上,《三隻猴子》隻能說還算可以,也就是年度十幾名的樣子。但是想到它的性質和表現方式,就由不得大家不重視了。
如今的國產電影,票房理想或者說是賺錢的是鳳毛麟角,一共就三種:
一是如張一謀、陳詩人這種國際揚名的導演作品,他們做不到。
二是如馮驍剛之流的純商業喜劇片,他們不願意做。
還有就是一些如《周恩來外交風雲》之類的國家政策電影,輪不到他們頭上。
如今突然出現的林楓卻給了他們研究的模版。
在他們的認知中,林楓有啥啊,一個大學在校生,純新人,拍的電影也非常簡單:幾個人,幾個場景,簡單的故事,超低的成本......
可卻做到榮譽票房兩手抓,這不是妥妥的起飛模版嗎?
於是很多所謂的業內人士紛紛把林楓和他的電影做切片研究,無形中也為《三隻猴子》增加了一點票房。
也因為業內人士的觀看,媒體上也相繼出現了許多《三隻猴子》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