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跟著林楓拍戲時,就是看著林楓很少有廢鏡頭。
剪輯時,就像在腦海裡已經有了完整的電影一樣。
如果林楓知道他們所想,一定會在心裡鄙視:你們能跟我比,我可是偷看了答案的。
老曹接話道:“那你是怎麼做到的?”
“老曹,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習慣,我習慣在前期弄好非常完整的故事板,同時在腦海中模擬影片畫麵,等拍攝時已經有了整部電影的大概畫麵了,所以才能做到。”
林楓喝了一口酒接著說:“你們不用學我,否則等剪輯時發現故事不完整,需要補拍更費事。不過如果前期準備充分些,經驗豐富些,能夠大大減少廢鏡頭的。”
“哎,看來我的功力還是沒到化境啊。”寧昊這貨就不能好好說話。
林楓看在眼裡,不過這次沒有懟:“彆那麼想,每個人的特點不一樣。就像老曹,你拍攝的畫麵素材,那畫麵和構圖是真沒,這個我可能做不到。
昊子的思維天馬行空,講故事的能力強,這些都是彆人沒有的優點。”
老曹點了點頭,其實這些他都明白,但是又感覺有一層膜,於是問道:“那你給我說說商業片剪輯的關鍵點是什麼?”
林楓想了想道:“商業片剪輯最重要的是片子的整體節奏和情節的連貫性,這個也是根據商業片類型分的。
例如動作片節奏通常較快,要快速剪輯和緊張的音樂配合;而愛情片節奏相對較慢,剪輯時要給情感的表達和人物之間的互動留出足夠的時間,讓觀眾能夠沉浸在情感氛圍中,形成共情。”
林楓喝了一口酒繼續說道:“但說一千道一萬,商業片剪輯就是要懂得取舍。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避免冗長拖遝的情節,使影片的節奏緊湊,情節連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觀眾拉入戲,讓觀眾共情,不自覺地跟著劇情的發展心情波動。”
其實很多時候,導演自己剪輯的影片,理念上就是與商業片衝突的,這也是好萊塢一般導演沒有剪輯權的原因。
這都是好萊塢發展電影工業化後得出來錢的教訓。
與藝術片的啟迪思維不同,商業類型片的故事設計一般表現出二元對立、衝突強烈、人物形象基本定型甚至有模特化的特點,在剪輯上則多表現為越來越快的敘事和多重交疊的線索。
在這點上,青年導演中,寧昊和陳思成就做得非常好的。
當然,這種快不是匆忙的,而是胸有成竹的省略、穿插、跳躍,通過多變的時空關係和利落的敘事推進帶著觀眾往前走,鏡頭組接上一般帶有流暢華麗、不留“毛喳”的特征。
其實引用後世知乎上一段話就很容易說明:
商業片裡吸引觀眾的亮點或在敘事方式,或在情節顛覆,或在節奏把控,或在時空轉場,或在情緒渲染,或在視覺營造。這些亮點就像地圖上的坐標,要標得準確恰當。
都說男人沒有什麼事是一頓大酒是搞不定的,有就是再來一頓。
李小萍沒有出聲,也沒有阻止,就這樣默默地看著。
她感覺這一刻,喝酒聊電影的這一刻,這三個年齡不一的人,就像三個大男孩,有夢想,有才華,有底線的大男孩。
當天晚上,三人都喝醉了,還吐了一地,甚至互相摟著唱歌跳舞。
李小萍也沒嫌棄,叫來幾人幫著將三人一個個送回了家。
希望明早起來,又會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