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例外,今天的門戶網站娛樂版頭條全部是昨晚金雞獎的新聞。
其中新浪和網易都是以林楓為報道的主題
新浪:“戛納大獎影片《三隻猴子》掛零為哪般?”
裡麵將《三隻猴子》各個方麵與獲獎影片進行了全方位對比,得出結論,除了與《一個都不能少》55開外,其他的都是《猴子》以碾壓優勢取勝。
網易就更直接了,直接把重點放在了林楓身上。
頭版標題為:“難道林楓不配任何一個獎項?”
文中詳細介紹了林楓的出身年紀,北電背景,出道以來打破的各種記錄。又分析了《那些年》和《三隻猴子》的成就,從觀眾的喜愛度和專業獎項的認可度方麵論述。特意點出,林楓的所有電影都是自編自導,以及在海外被追捧的程度。
最後,得出一個很具諷刺意味的結論:國內電影高出全世界數個量級!
看到這裡,林楓心中的鬱氣基本已經消失了,等看到趙墨送來的報紙後更是樂出了聲。
《京報》除了對頒獎典禮的常規報道外,竟然昨晚金雞一結束就電話采訪了林楓的導師,現任北電導演係主任謝小晶,謝小晶也沒有拒絕,接受了采訪。
《京報》效率奇高,一早就將采訪全文放到了今日娛樂版的頭條。
開始還算正常。
記者:“謝主任,您對您的學生金雞頒獎典禮上,兩部電影一獎未得有什麼看法嗎?”
謝小晶:“我沒什麼特彆得看法。在我看來,所謂評獎,就是將所有電影人和影片放在同一平台上,大家公平、公正、公開地競爭,既然技不如人就繼續努力就好,沒什麼大不了的。”
記者:“那您認為這屆的金雞獎評審做到了您所說的公平、公正、公開了嗎?”
這是記者在挖坑,但能埋得了謝小晶這個老狐狸?想多了。
謝小晶:“不同的評委口味是不同的,這個大家都理解。隻要遵循的是同一標準,即使有些許偏差,也不會影響大局。”
記者看到謝小晶沒有入坑,繼續挖。
記者:“那您認為評委遵循了同一標準了嗎?”
謝小晶:“這個你就不要問我了,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們都知道,金雞獎評審的投票過程是不公開的,我也不知道他們的標準是什麼。”
開始有點那味兒了,繼續。
記者:“那您是認為金雞評審不公開投票違反了您所說的公開原則嗎?”
謝小晶:“嗬嗬,我從來沒有這麼說過,我尊重任何獎項的任何規則。”
記者眼看實在是挖不出什麼料,打算結束采訪。
記者:“那您對您的學生林楓有什麼說的嗎?”
這時候高潮來了。
謝小晶:“林楓啊,你前兩天說的要出國我同意了,去吧,去外麵看看也好。”
記者聽到這裡,眼睛一亮,感覺大料來了,趕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