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觀眾都沒有回過神來就跟著掌聲把手拍得通紅。
這種緊張刺激的情節讓觀眾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危機和挑戰的世界,深深地被吸引。
這部電影林楓沒有冒險,而是中規中矩的采用好萊塢屢試不爽的三段式敘事結構。
電影的三段式由美國劇作家悉德?菲爾德在其著作《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提出,將電影劇本的結構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即建置、對抗和結局。
在一片掌聲中,劉義偉請林楓與幾位主創上台。
劉義偉先開始烘托氣氛:“電影好看嗎?”
“好看”
“牛逼”
現場響起了觀眾不算整齊的高呼,甚至有幾名男觀眾直接站起身來,猛揮著手臂。
“好的,看來觀眾們都很喜歡這部電影。下麵,我就將話筒給到觀眾,讓大家問問電影主創,這麼牛逼的電影怎麼拍出來的。”劉義偉說完就開始點名。
開始當然是被邀請來的記者。
一位《大眾電影》的記者拿過話筒:“請問林楓導演,這部電影你的創作初衷和靈感來源是什麼?”
“怎麼說能,隻能說創作這個劇本是個意外。”
林楓調整了一下坐姿,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我是北電導演係的,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導演係的學生最怕就是教授布置的拉片作業,我想在座的北電導演們都深有同感吧。”
台下幾位如陳詩人等,都笑了。
看來北電導演係是一脈相承,導演係學生的吃苦傳統一直沒變。
“有一次我實在是受不了了,就到圖書館看閒書放鬆。
然後不經意間看過一篇不知真假的文章,說人腦的開發比例不足10,愛因斯坦高一點,能有12。
文章預言,如果人腦的開發比例超過50,將超過世上任何一台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於是,我就在想,如果我們有方法開發大腦,那我們會怎麼樣,會做什麼呢?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
林楓一本正經地滿口胡謅。
台下觀眾嘉賓都點點頭,不得不佩服這幫導演、編劇的腦洞。
這時,一位《京報》記者起身問道:“請問林導,你對《永無止境》與《沒完沒了》同時上映有什麼看法?是否有利用合拍片打壓國產片之嫌?”
聽到這話,林楓沒事,台下的韓三坪臉立馬黑了。
尼瑪,這帽子扣的真不小,特彆是中影這樣的國企,既是電影的主投之一,又是電影的內地發行方。
如果一頂打壓國內電影的帽子扣結實了,誰也受不了。
李小萍也很緊張,華藝這就出手了?
林楓深深看了一眼這位記者,緩緩拿起話筒:“首先,我糾正你第一個錯誤。
這《永無止境》也是國產片。一共三家投資方,內地占7成。
可能你會說還有港島的3成呢。
如果是這樣,我就更加要鄭重地提醒你,港島也是華夏的,她已經回歸兩年半了,請你不要將港島和華夏分割開,你這樣的思想很危險。”
不就是扣帽子嗎,搞得跟誰不會似的。
記者憋得臉上通紅,雖然知道林楓是在偷換概念,但是你又不能說他錯了,不然真的是政治立場問題了,記者沒那麼傻。
台下的人也不住捂嘴偷笑。
韓老大臉上重新爬上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