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已經悄悄來到了1月17日星期一。
昨天是《永無止境》內地上映的最後一天。
其他地區,如港台、韓國等地比內地提前下畫了。
原本韓三坪還想讓電影繼續上映,不斷刷票房的,但林楓覺得沒必要,確實也增加不了多少。
這時候還沒有後世的所謂延期密鑰。
延期密鑰大概是2006年左右才在國內出現的,是一種數字化放映體係的概念。
這個時間點,國內電影放映還不需要總局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和中影股份數字電影發行院線)公司兩家製作的密鑰。
所以電影想延長上映時間,一般都發行方與各影院直接溝通,根據電影的放映情況和市場需求,協商延長電影的放映時間。
又或者一些電影的意義不同,相關部門也會通知延長放映時間。
看起來是不是那時候市場化更好?
主要就是那個時候的電影不賺錢。
那個時候電影少、影院少、觀眾少、賺錢少。有什麼可爭的?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截止至1月17日。
《永無止境》內地上映37天下畫),共斬獲票房萬元
海外票房在主要票倉以下畫的情況下,共收獲票房3390萬美元。
合計共收割票房4849萬美元,約合4.02億人民幣。
亞洲地區票房成功突破四億。
同時也意味著《永無止境》拿到了最高3200萬人民幣的廣告費用,而此時《永無止境》的實際總成本降到了2000萬左右。
這次票房突破四億,對於圈內來說無比震撼,但是對於觀眾而言,好像反應不大。
主要是《永無止境》從上映伊始,就開始了狂暴模式,觀眾們都在媒體的轟炸中度過了一個月。
如今即使突破四億,人們也覺得沒什麼熱情,這可能就是沒有反轉情節的弊端。
但是這個世界就是很殘酷的,哪來那麼多反轉,能碾壓何必反轉。
反派死於話多,不是沒有道理的。
《沒完沒了》早在1月12日已經下畫了。
雖然被《永無止境》一路碾壓。但是憑借馮驍剛和葛尤在觀眾心中人辨識度,依然獲得了2380萬元的票房,這已經能夠排在內地票房榜單的前十,甚至是前五名了。
雖然這一票房成績比前世少了近千萬,與馮驍剛的上一部《不見不散》相比也少了2000萬。
但是電影確實是賺錢了,華藝在電影市場的頭炮也算打響,後麵發展如何之久不得而知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前世般如日中天是不可能的。
“林導,我們的項目很多公司都知道了,現在每天都有人聯係我,想要投資我們的電影。”
李小萍在林楓辦公室的沙發上,邊揉著腦袋邊說道。
“都有哪些公司?”林楓沒有任何意外。
“中影、環亞這些合作夥伴就不說了,其他的還有光鮮、伯納、海閏、新寶源等等。甚至華藝都打電話來,希望投資。嗬嗬”
李小萍冷笑一聲。
“華藝?他們想屁吃呢。”
林楓都無語了,這兩兄弟的臉皮絕對配得上他們的財富。